关灯
护眼
    伍安邦没有和他过多争辩,吩咐道:“再走访走访其他家吧。”

    他的心情还是比较沉重的。

    刚才那位李婆婆严格来说,不是缺吃的,而是犯病了,根本吃不下。

    可如果真的是缺吃的还好说。

    却药,就很致命了。

    但伍安邦很快发现,他高兴的太早了。

    “田大爷,孩子能吃饱吗?”

    第三户人家。

    伍安邦终于看到了一个十分接近湘沙日报上描述的家庭。

    一个手有残疾的老大爷,不仅腿脚不好,还养了三个孩子,一个十四岁的残疾少年,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还有个三岁小男孩。

    此时接近中午饭点,一家四口正好在吃饭。

    餐桌上那像是面糊糊一样的午餐,以及一小碟咸菜,看的伍安邦很不是滋味。

    不过田大爷自己倒是心态很好。

    “等大娃儿找到活干就好了。”说着,指了指那已经快长成成人身高的十四岁残疾少年。

    伍安邦看着一家子,尤其是三个孩子那懵懂不安,还带着畏惧的眼神,也没久留,随便聊了两句,便离开了。

    “伍书记,这田大爷情况特殊,他一辈子没结婚,临老了,非说要找人给自己养老,收养了那个大娃儿,但这不符合规定,我们找他谈过,可是……他仗着自己年纪大,无论如何也不肯妥协,孩子也是残疾,和他相处挺好,不愿意去福利院。”

    听到街道办主任无奈的解释。

    一旁王小峰蹙眉道:“那男孩和女孩呢?”

    “也是田大爷捡回来的,说太可怜,当然,我知道,他还是不放心那大娃儿,毕竟是个残疾,以后指不定还要弟弟妹妹去养。”

    主任这话一出口。

    随行不少人纷纷面露无奈。

    这不是某个人的悲剧。

    “所以现在那大娃儿没工作,一家四口人,全靠着田大爷一人的低保和补助生活?”伍安邦问道。

    主任连连点头道:“所以看起来过得有些困难,但实际上,不缺吃的,就是生活质量有些差。”

    “那三个孩子……算了!”

    伍安邦摇了摇头,叹气道:“给他家安排两个低保……”

    “不行,伍书记,这个口子不能开!”主任坚决摇头不同意。

    在伍安邦的注视下。

    他的理由很充分,道:“要是这样的话,这些孤寡老人还不得四处捡孩子回来,有了后,有人养老,政府还多发补贴,两全其美。”

    伍安邦张了张嘴,一想也对。

    “走,再看看!”

    幸运的是,田大爷一家特殊情况算是罕见。

    其他一些孤寡老人,绝大部分都是不愁吃饭,但缺医少药。

    “他们的医保存在问题吗?”

    一个多小时后,走出小巷子,伍安邦语气沉重的问道。

    主任摇头道:“医保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他们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赚钱能力,医保报销百分之九十,那还有百分之十得他们掏钱,而他们大多年老体衰,身患多种疾病,要吃很多药。”

    这是无解近乎无解的难题。

    甚至都连王小峰都在一旁帮腔,道:“书记,我是这么想的,老年人医药问题是个无底洞,别说咱们县财政现在不乐观,哪怕县里一年上百亿收入,也没法彻底解决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