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两辆牛车、两辆驴车,4人浩浩荡荡地来到芙蓉楼。

    蓉楼是县里的老牌饭馆,听说东家家里好几代人都是开饭馆的,这芙蓉楼也开了上百年,是县里最有名的饭馆了。

    芙蓉楼没有梁家饭馆气派贵气,但是更有底蕴一些,而且价格亲民,县里的本地人都喜欢来芙蓉楼吃饭。

    几人把牛车和驴车交给伙计寄存,大厅里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几人来得晚,在大厅等了好一会才找到了一张空桌子。

    几人坐下来后,见店里的伙计个个忙得晕头转向的,唐山只得挥了挥手,高声地招呼店小二过来点菜。

    “要一只烧鸡、半只大肘子。”

    说完又看向叶父,“你们父子俩想吃什么?今天我请客,都不要客气。”

    叶父也不跟唐山客气,一脸坏笑的说道:“今天咱们父子俩就是过来吃大户的。小哥,要一条红烧鲤鱼,再加一个茄子酿肉。”

    来酒楼吃饭当然要点肉菜了,素菜自己在家就能做,饭馆的素菜这么贵,精打细算的叶父才不会点。

    负责点菜的小哥热得满头大汗,但是态度很好,笑嘻嘻地问道:“好嘞,酒要不要?店里有上好的米酒。”

    唐山表示这些就够了,“酒就算了,下午还有事情呢。”

    唐山和儿子回来桃花村也有一个月了,既然都来到县里了,唐山也想回镖局里探望一下镖局的兄弟。

    4人都是能吃的,别看叶东林和唐肖景年纪小,但吃得比叶父和唐山都多,四道肉菜被吃得干干净净的,连汤汁都被唐山父子泡饭吃掉了。

    最后几人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有说有笑地走出了饭馆。

    几人在负责寄存的伙计那,拿回了各自的牛车和驴车。

    叶父带着叶东林去进货,而唐山也带着儿子去镖局了。

    之前家里的驴车都被叶东林赶着去码头摆摊,叶父已经许久没去当货郎卖货了,因此前段时间进的货都是一些本地的土特产和一些新奇好玩的小玩意。

    今家里又多了一辆驴车,叶父就可以继续去镇上摆摊和去做货郎卖货了,现在家里的货物就不够了。

    父子俩在陈家布坊先是挑了十来匹颜色不一的轻薄布料,接着又挑了一些中上等的针线,当然还有少不了的碎布头和大块布头。

    叶青青的绣品做得越来越好了,如今她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做绣品上面,发带头绳这些已经很少做了。

    做发带头绳的主力是叶老太太,叶母和叶青青空闲时候也和叶老太太一起研究新的样式。

    接着父子俩又去了西街,进了满满一车的杂货回来。

    回去的时候恰好经过月牙镇,两人又去了一趟李二住那,进了一大批的式各样的陶瓷小玩意。

    这些陶瓷小玩意在码头上卖得非常好,特别是12生肖的陶瓷玩偶,利润高不说,卖得还快,在摊子买东西的客商几乎人手一套。

    当然,这跟叶东林的极力推销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这东西利润高,卖出去一套能赚个几十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