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分镜头剧本被发到薛彦辞手里。

    绘画非常粗糙,比草稿还草稿,只能依稀分辨出大概。

    装订也极其随便。粗制滥造,简陋的就跟临时赶出来的东西一样。

    “要照这上面演?”薛彦辞很不适应,本子一拿到手就拧紧了眉头。

    分镜头剧本是不会给演员看的。因为这会限制演员的想象力,从而限制演技发挥。

    相当于把人变成纸片人了,把演员固定在一帧画面里。

    合着他们都不用动脑思考,当导演手下的傀儡,跟个死物道具一样就行了。

    芮凯摇头:“只是参考。”

    “这是全导的拍摄思路,是他脑海中的镜头语言,你可以按你的理解诠释角色。但一条戏实在过不了的时候,你就看看这个,再自己琢磨琢磨。”

    芮凯跟全善合作十年了,非常了解全善的脾气秉性。

    说他把演员当成完成自己作品的道具,那有些过分。

    但全善这个人,的确有很强的控制欲,在拍电影上。

    甚至可以说有些强迫症,要求一切必须得如他所想。

    这就是为什么,全善非常执着于挑选和角色气质一样的演员。

    全善就是喜欢通过摆弄这些演员从而获得更多对角色的思考。

    说难听点儿:恶心别人,成全自己。

    芮凯发出肺腑之言,拍了拍薛彦辞的肩膀。

    “拿着吧,肯定有好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芮凯又送了一份给霍姝。对霍姝自然是不必作这么多解释。

    “辛苦了。”

    可怜小姑娘只拿一份钱,却在剧组里打两份工。

    幸好主演片酬足够丰厚,霍姝也不算亏。

    如果——

    芮凯知道霍姝什么都不做,一季度就能拿集团十亿的分红。

    他想必不会这样讲。

    “Cut!”

    几天下来,薛彦辞切实体会了芮凯说的话。

    自由发挥,每场戏要重复几十甚至上百次。筆趣庫

    反正全善从不怕浪费胶卷。

    而按分镜头剧本,多数时候拍三四条就能过,偶尔也能一条过。

    他感叹剧组简直是全导一言堂!

    原本心里不舒服,但是,看了导演的监视器,他意识到,全善的构图、色彩、光线、景别等实属上乘,满细节挑不出错。

    他折服了,半个屁都不放了。

    功力高深到这种程度,他那点儿对剧本的理解和思考就算了吧,关公面前耍大刀。

    “霍姝,起来,让自己清醒一点,要拍你了。”全善走到霍姝休息的椅子旁边,将剧本卷成纸筒,轻敲了一下她的脑袋,报复她“欺压”自己。

    霍姝迷迷瞪瞪的,睁开眼睛,把纸筒夺过来,狠狠往旁边一扔。

    “全导,你真烦人!”

    白天拍戏,晚上压着导演出分镜剧本,她很累。

    困得不行,只能在片场凳子上小憩。

    拍戏空余不做别的,就补觉。

    睡得非常不舒服,还总是中途被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