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四章复工

    云吉真当上副乡长以后,一直忙活到快过年的时候才抽出空回家。

    吉真回来了,家里喜气洋洋,除了竹子、梅子和部队的云吉平没回来,其余的人全部回来了,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年期间,于书记三番五次地来到家里。年前已经有小道消息传来,说是中央的政策要变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搞土地承包。

    于书记拿不准,他多么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可是心里却又七上八下,忐忑的很,不知道这次又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云楼村这个地方不但交通闭塞,消息也很闭塞,即便是一些小道消息传到这里也很不容易,所以能传到云楼村的小道消息基本上也就是准确消息了。

    附近的几个村书记借着拜年的机会也来看望云吉真,问候他这个新提拔的副乡长,顺便打听打听乡里有没有什么新政策。

    那天,皮坡村的书记来时正好遇到于书记。从前两个村子因为土地的事儿一直不和睦,现在仍然不和睦,所以两个人只是相互点了一下头,谁也没主动搭话。

    于书记和皮坡村书记心里都清楚,大家都是来给云副乡长拜年的,虽然手里什么礼物都没拿,但是一番热情很真挚,拜年的话少不了,不高兴的事儿谁也不提。

    两个人都是村干部,混迹“官场”多年,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当然,云吉真现在根本不会想到云楼村和皮坡村还有土地纠纷这件事儿。他当着几个村书记的面,把乡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前向他们进行了透露。他说,过完年土地马上要分到各家各户手里,全面取消“两大一公”(大锅饭,大帮哄,公社集体)土地全部包干到户,归农民个人所有。

    云吉真能这么肯定地向村书记们说这件事儿,是经过了乡里王书记许可的,王书记年前交代几位副乡长,还有乡里的干部,一定要借着过年这个机会多宣传上级的新政策,让他们先给下面的村书记和村民吹吹风,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让他没想到的是,大伙的意见出奇的一致,都盼着上级的政策能早点儿执行。

    家里天天有客来,大嫂忙前忙后,照顾的很周全,云吉真感到增了不少面子。

    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多次示意云吉真别太为难自己和媳妇,但是云吉真一切活动照旧,在他看来,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和辛苦的生活、工作比起来,男人的面子更加重要一些。

    过完年,正月初六,云吉真要回乡里上班。

    大嫂为他收拾好了换洗衣服等一应物品,打了一个包裹捆扎在自行车后座上,大军和二恒哥俩围着云吉真团团转。

    “爹,我不想让你走。”

    “爹,你啥时候还回来啊?”

    “爹,你不走不行吗?”

    云吉真低头怜爱地看着两个孩子,摸摸这个的头,拍拍那个的肩膀,然后回头只顾着收拾东西,也不说话。

    大嫂看到两个孩子很闹,于是说道:“行了,行了!你俩消停点儿,到奶奶那屋去,别给你爹添乱。”

    ......

    云吉真告别母亲和家人,推着自行车出门,大嫂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一直送他到黄石岗。

    一片片鱼鳞状的云彩铺满天际,朝阳初升,东南风起,霞光氤氲。

    大嫂泪满衣襟。

    云吉真推着自行车,三步一回头,他远远地看着媳妇和孩子高声喊道:“小玉,回吧,回吧啊!”

    大嫂迎着风站在岗顶,依依不舍地望着丈夫远去。

    云吉真这一走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一手掩面擦拭着不断流下的泪水,一手挥舞着向他再见,用一句话来形容大嫂此刻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官门一入深似海,从此云郎非丈夫”。(这句读着是不是有些眼熟,呵呵!此处改编了一句古诗“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大军和二恒站在娘身边,哥俩一会儿张望远去的爹,一会儿又抬头看着哭泣的娘,不知道她为啥哭得这么伤心。

    ......

    天气渐渐变得暖和起来,云楼村修路的工程重新开工,大家铆足了干劲儿,既然云吉真给大家带回了好消息,那么村里人再没有理由不加快修路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