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猪獾,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

    这名字城里人听的少,农村里的朋友估计也不常听,倒不是说这玩意稀少,恰恰相反的是它们的数量挺多,只不过不像兔子麂子那样生活在挨近村庄的地方,而是相对不那么依赖人类。

    猪獾,也叫山獾、獾子、人脚獾等等。

    顾名思义,它们的名字带个猪字,说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跟猪很像。

    又叫人脚獾,这是因为它们的前脚掌比较狭长,单从脚印来看,也只能说是个比较长的兽爪印,我不知道为啥有人给起名人脚獾,反正就是有这么个名字。

    猪獾的生活区域很广,高山、丘陵、平原甚至村庄附近的农田边坡、人造林边的灌木中都有发现,不过主要的地方还是偏人迹罕至的高山与丘陵。

    猪獾体型不大,与中等狗的体型相仿,但是比狗要壮实,或者说要肥。

    这种肥并不仅仅是外观上的肥,它们的整体身体皮肉就比狗要粗,如果狗的身材是正常人,那么猪獾的身材就是微胖壮汉。

    这玩意成年的体长一般在五六十公分左右,四条腿比较短粗,四根脚趾,脚趾上的爪子也很粗壮有力。

    简单点说就是战斗力很强。当然,这是相对同体型的动物来说。

    它们的叫声也与猪类似,受到威胁时会前半身伏低做出攻击姿态,嘴里发出似吼似猪的叫声,浑身毛发直立起来看着像发疯似的朝人冲来,胆子小的估计会被吓得拔腿就跑。

    真正攻击的时候却又会直立皮上半身,用前爪的爪子以及尖牙扑咬,状若疯癫。

    说到这点,估计不少人想到了非洲的平头哥蜜獾,其实这两都是鼬科动物,整体上算是近亲,习性上多少有点类似。

    它们的食物也比较广泛,蚯蚓、虫子、树根、马铃薯、黄豆玉米啥的。也吃水里的泥鳅螃蟹黄鳝啥的,还会抓老鼠、小鸟吃,总的来说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活的动物。

    猪獾一般清明前后开始发情,就是这个时间开始找对象了。这个时间一直持续到秋天,直到立秋,也就是九月初这段时间才会开始交配。

    深秋开始疯狂吃东西长膘,寒冬时节冬眠并产崽,第二年三月多气温回升到接近二十度时出洞。

    在捕捉猪獾方面来说,主要踪迹线索依旧是粪便与脚印。

    猪獾的粪便是长条形的一条,与野猪一个个猕猴桃似的屎蛋不一样,一般来说长江流域与猪獾粪便外形近似的动物有狗獾和果子狸。

    我们发现了粪便踪迹后,第一步应该做的是检查粪便,首先是通过新鲜度来判断是否值得追踪。

    在感觉粪便新鲜的前提下,找个木棍把这个粪便捣开,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什么变态嗜好,而是准确判断它吃的东西从而进一步确认这是什么动物。

    果子狸,也就是花面狸的食物构成中大部分是果子,其粪便中会掺杂着不少植物果实种子。

    若发现粪便中果子种子不少,那基本可以确认是果子狸,反之则可以确认为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