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连绵数百里的殿宇、僧舍、园林,精致华美,绝不下于任何一户公侯之家,甚至有人形容阳光下的相国寺“金壁交辉,云容失色”。只是于清瑶每次来相国寺,都是驱车直入,倒不曾对那壮观的美景有太多印象,反是对寺中四季浮香的花卉印象更深些。

    相国寺最出名的就是菊花,只是现在不是季节,自然是看不到那金菊怒放的美景。倒是牡丹开得极艳,不经意间就能闻到浓郁的香。

    虽然安乐侯地位也不算低了,而且每年捐给相国寺的烟火钱少说也要几百两,可是在相国寺里却全无半分优待。别说主持方丈不过是来打了个招呼就走,就是派来随同招待的也不过是普通知客僧。

    不过,哪怕是一向好面子的田氏,也不曾露出半分不悦之色。别说他们于家不过是二等侯,现在又并非如何得宠,就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人家,也不敢在相国寺里嚣张跋扈。这样的日子里,谁知道有哪位贵人兴致来了正在寺里游玩呢?若是一个不小心,可就不是自家的事了。

    在相国寺后面精舍中一个小小院落里,各房的丫鬟仆妇忙碌着,烧水的烧水,除尘的除尘,又有力气大的媳妇把车上装着的香木桶卸下来搬进房去。这却是佛诞日来相国寺观礼的信徒们的一大福利。

    每次为佛沐浴后,所用的浴佛香汤便会分发给众信徒。据说,用这加了浴佛香汤的热水沐浴,可去垢解灾,化难成吉。所以,来相国寺的各府都自备了浴桶,一进院子就先烧起水来。

    于清瑶的房间却有些偏,是在这座小跨院的后进,靠着墙角,离那扇角门很近。往年里,她也是被安排在这离田氏最远的房间里,不过,现在这样的安排却正合她意。

    今年,不只是女眷来观礼,还有于家的几位老爷,就歇在紧挨着小跨院的另一间精舍里。

    于清瑶在心里寻思着,大概也和之前那一场葬事有关系。哪怕就是再不信佛的,可经过那样的事,怕是她那位大哥也是心里发怵的吧?要不然,平日扬言神佛不可尽信,最讨厌尼道上门的安乐侯于千韧也不会连半句抱怨都没有就跟着大家伙来了。

    这头才安顿妥当,就陆续有相识的人家派了婆子或是大丫鬟过来问安。也有带着吃食过来的,也有送了上供用的香烛、香油的。自然,安乐侯府对这些上门的都有回礼。又早就派了得用的婆子往交好或是的几户人家去送这些得用的仪礼。虽然不是什么重礼,却都是当用的。

    这头派去恭成王府家院子的婆子还没有回来,恭成王府家派来的人却已经到了。却是一个一身华服的婆子和一个妆容得体的大丫鬟。

    于清瑶认得那大丫鬟是当初随着大姐于清琼嫁过去的陪嫁丫鬟采薇。只是这次见,却觉得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仔细瞧了几眼,才知道采薇这次是梳的螺髻,分明就是做了****的装扮。只不知是嫁了人还是……

    她正疑惑,就听得那婆子陪着笑道:“好叫亲家老太太知道,采薇姑娘已经被我家世子爷收了房。这回因为我家世子妃有孕在身,行动不太方便,所以才叫采薇姑娘跟着来给亲家老太太和几位夫人请个安。”

    于清琼开春时,就有了身孕,那时候田氏很是开心,原本想亲自过去探望的,却又怕恭成王王妃多心,就只派人送去了礼物过去。原本还想着今天来可能见着女儿的,可是却没想到来的居然是这个采薇。

    那婆子一边说一边笑,又招呼着人把仪礼送上来,精明能干的模样一看就知是王府里得用的。可同样看起来伶俐的采薇却偏偏在今天显得有些木讷,只是陪着笑脸恭敬地站在田氏跟前,比往日更多了几心小意。

    田氏静静地望着采薇,在那婆子看着人搬着仪礼进来,转过头时,脸上才浮上一丝温和的笑。抬起手,冲着采薇招了招,她温声笑道:“过来叫我瞧瞧,今日一打扮,真的是更耐看了,这么瞧着,我都快认不出了……”

    [bookid=1716907,bookname=《典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