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子重伤,下落不明”——这消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扩展开来。

    皇上闻听此讯,怒火攻心,哀忧在床。

    谢卿跟在太子殿下身后,看着他沉寂下来的气势和联络的全是亲密可靠的太子班底,再联合这几天的传闻,大致明白了太子的打算。

    果不其然,二皇子与大皇子在认定太子已去,君主年迈多病的情况下,开启了猛烈的斗争。

    对于太子党的,则或请病,或假意投靠,在没有太子存在的情况下,两位皇子倒是对这些注定了是未来自己臣子的人没有太大的警惕心。

    得罪过自己的,晚点收拾也行。

    现在重要的是,扳倒对方,成为新的储君。

    太子则隐在幕后,坐观虎斗。

    大皇子在外领兵多年,向来不打无准备之战,此时也被京城诡秘的风云变幻裹挟着前行。

    虽然他疑心太子未死,会不会这一切只是一场阴谋。

    可疯狂的二皇子一脉却不在意,如果他不动,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跟随自己的人一个个下台。

    更何况,当他走到这一步时,他的利益就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了。

    上面悬着无数人的前途命运。

    ——容不得他犹疑斟酌。

    但他还是不放心,下手试探了一下。

    *

    这一段时间雨水多,来来往往的人士多带着竹编斗笠,穿着蓑衣。

    这些日子里朝廷动荡,这大动静传开后,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讨论。

    “未曾想我朝英明多智的储君,竟然就这样生死未卜了!哎!这次赈灾可是我记忆中最好最快的了,哪来的流民如此招天谴的!”

    “是啊,这么有能力的太子……”

    旁边人听见一群人哀声叹气感叹太子殿下,眼珠子滚动一圈,想要发表自己的高见。

    “大家也别太伤心了。当今圣上还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大皇子殿下呢!”

    这话一出,刚刚还在难过担忧的一群人就又被激起了话瘾,纷纷说道。

    “说的也对,大皇子是去过边关的将军,一定很是威武!”

    “威武?光威武有什么用,我们需要的是贤明的君主,可不能是个暴君啊。”

    “听说二皇子广纳贤才,素有贤名,也挺不错啊!”

    ……

    今朝风气开放,百姓只要不说十分大逆不道的话,只是谈论政事,是没什么问题的。

    跟着太子殿下坐在楼上喝茶的谢卿,听到夸赞二皇子“广纳贤才很是贤明”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太子殿下抬眸,看着谢卿终于像之前一样,再露出眉开眼笑的欢快模样,也染上了一点暖意。

    这时候门外突然跑进来一人,穿着一身布衣,有几分读书人的模样,脸上带着愤恨之情。

    进门就说道,“妄我以前还仰慕那老匹夫的风采呢!没想到却是个贪官!真是可耻!”

    来人似乎在一群人中颇有地位,他一进门,便有人围了过来。

    闻言便紧跟着问道,“怎么了这是?”

    读书人叹了口气,解释道,“李太师啊!他是朝上有名的清流代表人物。”摇了摇头,又道,“却没想也是个沽名钓誉的假圣人!”

    人群中不明所以的人有很多,但对他有所耳闻的也有几个。

    有人质疑道,“李太师可是圣上亲口称赞的清廉真君子,你这是在说什么?”

    读书人更加生气,大声反驳,“现在都查出来了,听学堂里的夫子说,准备抄了李太师府邸呢,这还能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