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说起来,泡菜国这两年准备放开对外国引进电影的限制,还得是米国佬干的好事。

    泡菜国电影市场原本是不允许外国电影商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并且对外国电影的进口数量配额。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电影产业。

    但是在上一个十年,泡菜国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电影也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期。

    泡菜国政府为了扶持电影业,对影片拍摄和剧本写作提供了财政援助,并促进电影制作公司的成立。同时,政府还向一些大型的电影发行商提供了有限额的进口外国影片许可。尽管如此,依然阻挡不了韩国电影业的颓势。

    就在泡菜国政府为电影业发愁的时候,它的米国爸爸还横插一脚。在84年迫于米国的压力,泡菜国《电影法》进行了修订,允许外国电影公司直接在市场发行电影。

    但此时泡菜国政府还是不甘心成为待宰的羔羊,依旧在民间对外国电影的引进设置各种障碍。

    就像《英雄本色》,因为这种民间默认的对外国电影限制的潜规则,这部电影在卖到泡菜国的时候,很难进行宣发上的工作。要不是《英雄本色》本身的电影品质极高,在口碑发酵后,引来大批的影迷观影,《英雄本色》在泡菜国可能要遭遇滑铁卢了。

    但即便如此,《英雄本色》在泡菜国更多的还是靠盗版录像带火起来的。从《英雄本色》的艰难突围也能看出泡菜国对外国电影的限制。

    所以泡菜国接下来就又挨了米国爸爸一拳,米国电影出口协会(mpEAA)在1985年6月21日,以“泡菜国对外国电影的进口采取不公正政策”为由对泡菜国进行起诉。

    眼下的形势是泡菜国顶不住压力,准备全面放开了。允许外国电影商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取消对外国电影的进口数量配额。

    不过米国佬这么一通操作,最后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他们,而是港岛的电影公司。毕竟米国电影所代表的米国文化跟泡菜国的人无关。

    此时的泡菜国首都依旧叫汉城,文化上依旧把中华文化视为他们的“老大哥”,直到明年奥运会,泡菜国整个国家大的自信心通过这次奥运会起来后,才开始去汉化的,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去汉化去得并不太成功。

    所以近些年,港岛电影凭借相同的文化属性,在泡菜国嘎嘎乱杀,未来也将成为泡菜国放开电影进口限制的最大受益者。

    哪怕沈华不过来,以后他电影公司的电影想进来也是畅通无阻。

    所以跟沈华谈判的泡菜国文化部门长官,对沈华承诺的所谓取消沈华名下电影公司的引进限制和所谓的优待,都是些惠而不实的承诺。

    但是看在对方亲自出面,将沈华介绍给泡菜国本土的电影势力,敦促双方合作的份上,沈华也就认下帮泡菜国拍摄宣传泡菜国的电影的任务了。

    因为比起沈华的电影公司自己跟泡菜国本土的电影势力一个个接触下来,谈合作。有个大人物出面盯着,沈华能获得更多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