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根本不够他们花的,他们当然想工作。

    只是现在一个临时工就要二百块钱,他们根本就没有钱。

    二大爷肯定不会给刘光天花钱。

    三大爷刚给阎解成花完钱,也不可能给阎解放花钱了。

    他们两个只能自己想办法,下乡就是他们的办法。

    农村再辛苦,也比在这里被二大爷打死强。

    刘光天还不断的安慰着刘光福,说等他安顿好了就来接刘光福。

    看着二哥还想着自己,把刘光福感动坏了。

    掏出自己攒的两块钱,就拉着刘光天出去买好吃的。

    对于知识青年下乡这件事,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男孩子还要好一点,女孩子就更受罪了。

    短短三天的时间,有人高兴有人悲伤。

    很多人知道张卫国是采购科长,能够买到猪肉,都让张卫国帮买猪肉。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孩子走之前吃顿饺子。

    都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在孩子走之前吃一顿好的。

    这日子比过年都还重视,这一走还真不知道需要几年。

    张卫国也是来者不惧,一块钱一斤不需要票。

    空间里还有三百六十头猪,怎么都够了。

    张卫国把所有的人都统计好,找了一个时间,把猪肉弄回来。

    买一斤的就给一斤一两,反正是多给一点。

    一斤肉吃一顿饺子,完全是够了。

    时间就在各家热闹的气氛中流逝,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这一天,有统一的车来接,每个人被分到的地方都不一样。

    和父母告别之后,他们踏上了去乡下的路。

    这次下乡之行,短时间内是别想回来了。

    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回不来了,直接在农村娶妻生子,直接定居农村不回来了。

    有的人为了回来,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可怜那些老婆和孩子了,还盼着把她们接到城里呢。

    四合院少了两个人,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还是和之前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只是三大妈看着不高兴,儿子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

    幸好家里孩子多,还有好几个。

    三大爷家的老大工作了,还能带点剩菜回来。

    已经比之前的生活好多了。

    张卫国给了阎解放好和刘光天每人十块钱。

    让他们把在农村的生活写信告诉张卫国,农村需要什么东西,有什么特产。

    把各地的信息都和张卫国说一说。

    看到十块钱,两人立马保证没有问题。

    农村花钱的地方不多,有了这十块钱,他们可以买好很多东西了。

    家里没给钱,他们也没攒几块钱。

    这十块钱算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对于写信,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了。

    都是初中生,对于写信还是很简单的,又是写一些农村见闻,根本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