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重生前,顾北真没觉得拍影视剧有多难,演员在前面演,摄像机在后面拍,导演掌控全局就是了。

    可真的参与其中,顾北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天真。

    一个剧组可不光是导和演,还需要摄影、灯光、道具、化妆……十几个部门分工协作,缺一不可,表演只是最后的呈现,相对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一项工作。

    每一场戏拍摄前,背后都有数百人在辛苦的做着准备工作,等到一切准备妥当,才轮到演员上场。

    可最后出名的只有演员,幕后却从来不会被人提及。

    忙活了一上午,又迎来了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

    顾北这会儿正蹲着靠在一棵树上,享受着树荫带来的些许阴凉,他倒是很想直接坐在地上,可正上着乌鸡国王子的装呢。

    往地上一坐,他倒是松快了,待会儿拍戏的时候,屁股底下脏了一大块,管服装的大刘非得找他算账不可。

    累点儿倒是无所谓,之前外出采景,哪天不累,早就习惯了。

    天气炎热也能勉强克服,蚊虫叮咬也早就习惯了。

    最让顾北受不了的是效率问题。

    太乱了。

    开机已经一个星期了,顾北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乱。

    一开始还能用没有形成默契来解释,可已经拍了一个星期,各个部门还是没能捏合在一起。

    每天只要到片场,顾北就能看到一帮人忙忙叨叨,各干各的,一会儿等化妆,一会儿等道具,一会儿等布置灯光,一会儿还得等安排机位。

    好不容易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演员还被导演拉着讲戏呢。

    得嘞!

    还得接茬儿等着。

    就这么等来等去的,用于拍摄的时间,反而成了占比最少的一部分。

    “这么下去不行啊!”

    “什么不行?”

    李成儒端着饭盒,正往嘴里扒拉,听到顾北自言自语的,诧异的问了一句。

    他现在已经被杨婕导演任命为剧组的场记,负责协助导演完成当天的拍摄计划。

    当然,场记只是工作的其中一项,事实上,李成儒在剧组什么都管,缺道具了,他就带着道具组的人上街去买,灯坏了,他也得上阵去修,就连平时订盒饭都是他负责,堪称剧组多面手。

    这也是当初杨婕导演要求的,剧组因为经费紧张,在人员编制方面肯定要尽量压缩。

    能省则省。

    最好一个人能干八个人的活,人人都是一专多能。

    像顾北也是如此,他的本职工作是美工,但也不局限于美工,平时有别的事,还得随叫随到。

    “你没发现,咱们剧组的效率不高?”

    李成儒一脸懵逼相。

    效率不高?

    他还真没觉得。

    顾北见状,知道这些话跟李成儒说了也是白费,他也是个新人,以前就是个业余话剧演员,还是个不入流的,现在是头一次接触影视剧制作,他能看出什么来。

    “你说说,怎么就效率不高了?”

    李成儒虽然不懂,但是却有个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顾北皱着眉,他前世在许多个公司任职,也曾当过领导,平时工作当中最注重的就是效率。

    任何一项工作,要是因为手底下某人导致拖沓了,他是绝对不饶的。

    像现在这样,一天只拍十来场戏,难怪当初定计划的时候,这一集的内容,居然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这里面自然有硬件的问题,例如,偌大一个《西游记》剧组,居然只有一部老旧的摄像机,而且还是分体式。

    经常一场戏,因为要取不同的角度,只能一遍一遍的重复拍摄。

    可也不能将效率低,全都推到硬件上面。

    最关键的,还是各个部门的协调问题,以及计划制定。

    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越琢磨心里越烦躁。

    顾北不光是个幕后,他还要客串演戏,虽然他演的乌鸡国王子戏份不多,但是,每天到了片场也得装扮上候着。

    万一出点儿什么状况,原先计划要拍的戏拍不了,就得随时顶上去,先拍王子的部分。

    现在室外温度已经临近四十度了,每天都得裹得严严实实的,谁受得了啊!

    “嘿!你干嘛去啊?”

    李成儒还等着顾北给他解惑呢,见顾北突然起身走了,连忙喊了一声。

    只可惜,顾北现在可没时间跟他解释,他得去找杨婕导演,必须改变眼下剧组效率低的问题。

    慢工出细活是没错,但那不是磨蹭。

    “杨导,朱导。”

    杨婕和朱小峰这会儿也在吃午饭,一边吃,还在一边商量着下午的拍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