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两口不顾六月温州的暑热,在厨房里忙活了足足两个小时,做出了蛋煎蛏子、焦溜黄鱼、青椒牛肉、咸菜鲳鱼、凉拌海蜇丝、虾肌时蔬、鱼丸汤。炒焖拌炖各种手法烹饪的家乡菜,摆满了一大桌子,杨母还去打了自己酿的一桶米酒,即将十八岁的杨柳方,在离家9个月后又一次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溺爱。面前的碗里,阿爸阿妈给他夹的各种肉都装不下了,还在往里放,唯恐他吃不饱似的。只是多喝了几杯米酒后的,杨柳方又醉了,醉眼迷离中,他看到母亲在责怪父亲。

    第二天酒醒后,杨柳方吃过母亲做的早饭,早早的去村委会开证明,然后又骑着黄鱼车去镇里盖完章,将车存到一个相熟的人家门口。

    “哟,这不是阿方吗?啥时候回来的?”

    “阿叔,我,我昨天回的。”

    “走了有一年了吧?”

    “差不多,阿叔,我车放在这里,我去办身份证。”

    “哦,去吧,去吧,丢不了。”

    杨柳方锁好车向汽车站走去,他用余光看到了背后有人在指指点点,原来村里是过去了,镇里不明就里的人还在误解他。他没想太多,就直接坐上了去乐清的汽车。

    到了乐清公安局才知道,由于权力下放,现在在乐清就可以直接办理身份证了。倒是比去年李桐福办理身份证要去温州市里要方便得多,按照要求填完所有的表格,拍完照,交完费用,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在等待的期间他也没出去,加上小时候他就不爱和村里的同龄人玩,还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去了镇上的低压电器厂打工,所以也没人来打扰他。他也乐得清净,好好地给自己放个假。

    母亲曾试探着问他去看看师父,杨柳方想起自己在镇里的时候,背后的人指指点点,加上见了面他也不知从何说起,双方都难堪,还有听说师妹柳霞读高三了,他也不想再节外生枝,就推拖着没去。母亲也就不再追问了,不过他倒是和父亲一起去给师父家清理过一次院子,看着一个充满生机的小院变成了荒草丛生,心里有些难过。人会长大,世事会变,他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

    家乡的时光总是短暂而易逝的,杨柳方在家里每天睡到自然醒,看看书,去河边钓钓鱼,半个月的时间在父母的溺爱中很快就过去了。因为牵挂厂里,十五天的等待时间一到他就辞别了父母,带着阿妈准备的满满的一包海蜇皮、糟鸭等家乡特产,直奔乐清市公安局证件办理窗口取身份证。看着塑封的身份证上丑陋的大头照,他真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不过有了这张卡片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办理很多事情,比如银行卡、住宾馆、买车票、甚至注册公司。

    杨柳方抵达西州的时候已经是7月15号了。为了尽快回到木器厂,他从火车站出来,直接去找了张锋,顺便把带的家乡特产分给他一些。让他开卡车送自己回厂,顺便去了一趟城北供销社,找艳华买一些皮带和弹簧,以备做沙发用,也把自己的家乡特产给艳华留了一些。艳华非要他们等她下班,中午大家一起吃饭,杨柳方借故说厂里十几口子等着吃菜呢,他们还要去雁滩带一些菜回去,也的确,走了这么多天他也不知道厂里怎么样。

    二人回到厂里的时候刚到中午,由于杨柳方不在,没有人来做细木工,所以这些天除了把为五年级改造的课桌椅交货了,其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石头村长为了给他节省开支,还是给工人宣布放了假。他则带着李桐福每天下乡卖货。

    食堂师傅和张锋一起把车上的菜卸下来,给他们做了臊子面,师傅说在北方“上车饺子,下车面。寓意长长久久。”

    杨柳方也的确饿了,就着大蒜,吃了满满两大碗臊子面。

    饭后,送走张锋,他就开动机器,抓紧时间把落下的进度赶回来,认真地开始投入家具的制作。机器开启没多久就有工人进来了,说是一听到机器开动,就知道老板回来了。这些天都快闲疯了,换上工作服就开始跟着杨柳方干活。一下午的时间,下出来两张八仙桌的料,榫卯结构都开好了,好久不干活的杨柳方累的满头大汗,感觉到特别的畅快。

    “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