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廷和却有些不知如何面对王鏊,只能干干的叫了一声,“王阁老。”

    “介夫还是不要多礼。”

    说着他招招手,外面两个青衣小厮各捧了许多书,王鏊说:“人生得一知己不易,老夫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美酒佳肴,想必这才是你需要的。”

    杨廷和鼻头一酸,为难之时见真情,“多谢,王阁老。”

    “介夫,你且在里面熬上几日,陛下是一时之气,等时机合适,我便向皇上说几句软话,总归是将你放出来再说。”

    “皇上……”杨廷和眉宇之中有黯然之色。

    “皇上已经离京七日了。”

    “七天了?竟有这么久?!”

    “恩!”

    杨廷和心中一惊,他其实有些不好的预感,“皇上勤政好学,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从未有七日不召见臣子的……”

    说是臣子,其实是他自己。

    这些年来,除非他有事离京,否则确实没有和皇帝有相隔七日不曾见面的。

    皇帝,该不会真的将他忘记了吧……

    ……

    ……

    朱厚照率领的大军是从陆路出发,天气冷,原本是不适合打仗的,好在棉衣本身也是作为军备物资提前备着的,每个士兵都有御寒衣物穿在身上,倒也还好。

    这个年代的人,本身承受痛苦的能力就大大好过朱厚照所知道的前世,所以没什么大的问题。

    只不过行军速度缓慢,朱厚照反复催促,才从每日三四十里,提高到了八十里左右。

    正常来说,大军的行进速度都慢,但那主要受两点影响,一个是运粮队,粮草太过重要,所以军队行军速度实际上受他们限制。然而此次朝廷出兵,是沿途补给,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二个因素是为了安全。

    因为古代士兵赶路是不着甲的,那玩意儿一套几十斤重,穿在身上走路,地方没到,人先累瘫了。

    可不穿甲,就会很害怕遇到敌军。

    所以一般大军都是天亮之前出发,走上几个时辰,赶紧又要在天黑之前安营扎寨,构筑防御工事。

    这样小心翼翼的,当然就走不了多远。

    但这次同样没这个问题。

    难不成还能在自己境内被什么人袭击?

    所以这几天赶路下来,朱厚照已经走了四百多里,很多,但实际才刚刚走出保定府……

    不过也属正常了,从京师到南昌有2800里,路上原本就是要35到40天的时间。

    <divclass="contentadv">这会带来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他可能还没到,周尚文已经料理干净了。

    但朱厚照心中已经想过了,这没什么问题,他不会像历史上的正德帝一样胡来,只要赢了,该赏则赏,而且他不仅是奔着宁王去的。

    他要带着周尚文,然后再率领六万精锐兵马在江南走一遍。

    就这么点人,就这么点地,看看到底能不能理清楚,是哪些人理不清楚。

    出了京,带着军队,朱厚照自然换了军装,结发髻于顶,露出宽阔的大脑门,身上穿红色锦缎长袍,长袍的袖口和领口都是用金线精心绣制,腰间则是束着宽大的玉带,玉带之上有龙形,极为贵气。

    如果是战时,他还有锁子甲,还要头戴盔帽子,作为平日里练过的皇帝,这些对他而言都已经是习惯了的。

    而且连续骑马也一样不是难事。

    就这样,时隔多年,终于又有大明天子领军了。

    在他的身后一侧是成国公、定国公等武将,另一侧是张骢、范玉昌等文臣。

    这没甚特别,只是威宁伯边上多了个女扮男装的玉面之人,此次行军,说不得还会用上她,所以也一并出来了。

    行出一片枯树林,正巧是一片空地,朱厚照命大军停下,一方面是要进食,另一方面他在这里还不断接收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