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瀚猛点头,“陛下若能如此想,那便最好了。”

    “朕当然这么想。”朱厚照从龙椅上下来,上前靠近了这个老头儿,“我们汉人朝廷是礼仪之邦,朕又是大明天子,如何能不尊崇礼?不然的话,岂不是天上地下全乱了!”

    “正是如此。”

    “所以呢,你放心,科举、大婚这都是祖宗传下来的,一切照旧,一切照旧。”

    林瀚一颗心终于不再悬着了,甚至听到皇帝也重视礼,不由又转而开心起来,

    “陛下圣明!”

    “好好好。若没有其他事,林尚书就去忙吧?”

    老头儿心情放松了许多,“是,微臣告退。”

    等到他远去,朱厚照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来,“要尊老爱幼啊……又忘记了。”

    左右科举也是10月的事,到时候选个靠四书五经近的说法就行了。反正有人反对,他就再往儒学上面扯。

    到了午后,

    李东阳、谢迁、闵珪、梁储、韩文以及大理寺卿吴角联袂而来。

    这么多人要面君,一看也不是小事。

    靳贵不敢耽搁,亲自将条子递了过来,彼时朱厚照正在批阅奏疏,看到这情况也只得停下,说了个字‘宣’!

    臣子见君,自然行礼。

    行礼之后韩文上奏,“陛下,本年上月二十八日乃为秋分,秋分之后即可行勾决,此为名册,在此呈上,请陛下御览。”

    所谓勾决就是杀人前的一道程序。

    一般朝廷处死犯人,只要经过正常的大理寺、刑部这些衙门,都不会立马杀掉,而是要等秋后处斩。

    锦衣卫昭狱另当别论,或者罪刑太重,拖出去也能斩了。

    但正常情况下,杀人是在秋天,所以勾决也称秋决,就是在秋分日后,将死囚名册上呈皇帝,经御笔勾决者,便下批文、随后行刑正法。

    一般情况下,名册上的所有人不会都处决,而是会留下一部分,以显示皇帝在抹去生命的时候其实也不忍心,做出一番仁德的姿态。

    先前两淮盐场之案所抓的贪官,以及去年的开海之案时的那些犯人都在名册之上。

    这是他们能活着的最后机会——就是皇帝心念一动,觉得这个人或许可以不杀。

    朱厚照也不是第一次勾决了,他颇为正色的瞧了眼自己的臣子,沉声说:“拿过来吧。”

    韩文低头,刘瑾下去捧了上来。

    “……当初最先审理了三十三人,他们的名字在哪里?”

    两淮运司衙门有四十六人查出和私盐有染,当时皇帝大发雷霆,催着他们快点定罪,审多少定多少。

    所以众臣也都明白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司徒,你来指给朕看吧?”

    <ahref="http://"target="_blank">"target="_blank"></a>比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