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革命军第二骑兵师在密云追上了清军,与清军后卫军发生交火。后卫军以新建陆军为主,是革命军的手下败将,在密云再次被革命军打得大败。

    这一次,革命军不再满足于仅仅击溃清军,而试图全歼这股清军。除了第二骑兵师外,还有步一师、步八师两个主力步兵师,也在星夜兼程追击清军。

    肃顺眼见事急,立即请见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即为咸丰的皇后钮祜禄氏,以载淳嫡母之尊,被尊称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以生母之尊,母以子贵,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满清重视礼制,可以说无礼不成规矩,无礼不成政治。咸丰一死,顾命八大臣需与后宫时常商量机要,便不顾旅途匆忙,立即上表加封钮祜禄氏、叶赫那拉氏为太后。

    在立太后的问题上,肃顺还耍了个小聪明,故意先封慈安太后,后封慈禧太后,以示尊慈安而抑慈禧。不过,毕竟是在逃命,一切都很匆忙,肃顺的学问又不高,在封号问题上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

    慈禧这个徽号已经有人用过,即南明弘光帝的母亲,她在南明弘光朝被尊称为“慈禧太后”。

    弘光朝在南京建立小朝廷,清军南下时,弘光帝出逃,不久被俘,在北京被杀。弘光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则逃到了浙江。后清军攻克杭州,她不屈投水而死。

    懿贵妃被加封为慈禧太后,似乎也预兆了她将与弘光朝慈禧太后一样,有着不幸的命运。(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她对慈禧太后这一徽号非常满意,或许并不知道这则典故。)

    却说肃顺要见慈安太后商量机要,慈安太后心里没底,拉着慈禧太后一起接见肃顺。

    肃顺带着端华、载垣、杜瀚几个死党,开门见山对慈安太后说道:“太后,后方刚刚传来的军报,军队在密云作战失利,伤亡很惨重。据传,粤匪加派了两个步兵师追击,势图穷追猛打。

    “臣等顾命八大臣商量过了,咱们要渡过眼下这个难关,就得加快行军速度,一切皆应便宜行事。有几件要紧的事,必须请太后的示。

    “第一,大行皇帝去世的消息已经传开,我们不能掩耳盗铃,一直秘不发丧。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应当先把大行皇帝的遗体秘密下葬。

    “等日后中兴大清,咱们再风风光光地把大行皇帝的龙体迎入东陵的万年吉壤。”

    大行皇帝指的是咸丰。古代皇帝驾崩后,在确定庙号前有一段空档期,称为“大行皇帝”。

    封建时代的人都很迷信,对自己的身后之事尤其关注。清朝的皇帝也不例外,往往一即位就开始营造陵寝,试图在死后继续维持排场。

    咸丰一即位就开始派人在清东陵、西陵陵区寻找陵址,本人多次亲自勘察地形,最后看中了清东陵区域的平安峪。

    封建帝王营造陵寝不惜工本,咸丰同样也不例外。他的陵墓至今已经投入三百多万两白银,依然没有完工。只可异,咸丰身死国灭,浪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万年吉壤也将沦为废墟。

    死者为大。慈安太后一想到咸丰死后不得安生,就难过得眼圈发红。再联想到自己亦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慈安太后慌得六神无主,不知该作何回答。

    以肃顺的跋扈,再加上咸丰遗诏中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字样,他完全不用事事请示太后。但草草掩埋咸丰是件很不道德的事,很容易受到言官的弹劾、后人的指责。肃顺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特来请示太后。

    慈安遇事没有主张,瞟了眼慈禧。慈禧正想借机打压肃顺,说道:“大行皇帝生前对你们几个非常赏识,可他尸骨未寒,你们就想抛弃他的遗体。你们各自摸摸自己的良心,说得过去吗?”

    肃顺愣了一下,没想到慈禧会这样借题发挥。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大行皇帝对我们有知遇之恩,我们八个顾命大臣皆愿以死相报。

    “况且,大行皇帝遗命,要我们赞襄政务,中兴大清。试问若不加快行军速度,如何渡过眼下这个难关?若不便宜行事,如何加快行军速度?”

    大夏将倾,肃顺和慈禧又争吵起来,好脾气的慈安也受不了了,说道:“好了好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论不休。粤匪都要打过来了,咱们确实要加快行军速度。

    “可大行皇帝当朝九年,没享过一天的福。生前如此辛苦,死后可不能再糟践他的遗体,更不能把他匆匆掩埋在这荒野之地。”

    咸丰一死,慈安在皇室中地位最高,足以左右大局。可她没有慈禧的才干,也没有慈禧的野心,只想稳住局面,只能在肃顺和慈禧之间充当和事佬。

    肃顺见慈安不支持他的建议,不免有些沮丧。这时候,慈禧却问景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