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他需要老师吗?

  他需要有人来辅左他处理朝政吗?

  他需要有如吕不韦那样的权臣人物来摄政吗?

  说真的。

  他不知道!

  从皇长孙到大律府府令,这虽然是一步登天的晋升,但于他而言,他只是用他所思所想所学对秦国进行了变法,也因此,他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变法进行。

  从大律府府令到监国,这再一次的登天,但于他而言,他只是一个辅左者,甚至说,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按照他的想法进行改变,因为,不管他做出任何的决策,他相信都有人来给他兜底。

  然而。

  从监国到皇帝,这一步登到了天尽头,从此之后,天下再无任何人为他兜底,相反的是,他将为天下所有人的行为兜底。

  而他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乃至于一个念头,都将会被无限制的放大。

  乃至于他想吃江南的荔枝了,甚至说他想在冬天吃新鲜的荔枝了,也会有人挖空心思的去办,甚至为此不惜劳民伤财。

  而于治国而言,他仅仅是一个新手。

  成为皇帝之后,他才知晓原来宫廷内侍竟然复杂到那般程度。

  成为皇帝之后,他才知晓原来始皇帝之所以能够稳稳的掌控秦***队,竟然在平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

  成为皇帝之后,他才知晓原来朝廷竟然有那么多吃闲饭却必须得去养着的人。

  ……

  而随着对皇帝的了解,他才明白过来,皇帝竟然需要做非常多非常多事情,听一辈子都听不完的事情。

  天下之大,管理着六千万天下人。

  而他,并没有在始皇帝身边任事,也没有看过始皇帝究竟是如何处理国政的,现在成为皇帝,他首先要学会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皇帝,然后再去处理天下事。

  更重要的是,他要学会如何容忍别人犯错,如何在明知别人犯错还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皇帝,对他而言是一个陌生到熟悉很长时间都陌生的职业。

  嬴城不厌其烦的听着王贲的唠叨。

  也明白王贲的良苦用心。

  这一路上。

  谈到骊邑城的事情很少,但王贲给他讲述了很多很多故事。

  都是王贲自己的经历,但这些都涉及到了一个话题,在当时,始皇帝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决策之后所形成的结果。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话题,讲述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说完。

  而这。

  也让他真正的了解到,始皇帝究竟是如何,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天下武将校尉们忠心耿耿的。

  这些故事。

  让他想起了去年强迁皂河乡那个独臂乡主。

  「陛下的孙儿!」

  到现在,这句话对他的印象也极深。

  就因为他是始皇帝的孙儿,所以他强迁了皂河乡建了超级作坊。

  当时他并没有深思,只是忙于算计布置超级作坊之事。

  但是此时王贲这一番话和真正站在皇权之上。

  他才明白过来。

  这短短的几个字,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而这短短的几个字,始皇帝究竟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且润物细无声的努力。

  而此时他才明白。

  其实,政令并不是皇帝处理事务的所有手段,很多事并不是政令就能解决的。

  比如。

  每年四月结束之后,始皇帝都会在咸阳附近转转,去田野间和乡民闲聊,去乡里中探望伤残退役的老将,而去的时候,始皇帝不会带

  金银财宝,反而会带着一些农具前去,甚至,会带些锅碗瓢盆前去。

  这些并不会以政令的方式去做,而是以慈善的方式去做。

  也就是这样的闲聊之中,他才明白,始皇帝之所以任用王离为将,并非是王离乃是一门双候之后因权势而上,而是因为始皇帝在一次巡营之中,王贲安排了一场射箭比试,而王离,引弓百步,得始皇帝赏赐。

  王贲又安排了王贲率一率兵马夺城掠地,获得了军功,再得始皇帝赏赐。

  又安排了一次夺旗比试,再得始皇帝赏赐。

  就这样,在王贲的安排下,王离在军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为了一营统将,成为了秦国最年轻的大庶长。

  而始皇帝,在明知王贲在为长子铺路的情况下,漠然视之,最终,在国尉王王翦告老还乡自封于武成候府后,王离成为了御前营统将。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陛下,王将军还是亲眼去看一眼了,戍守骊邑城的庞盘将军还活着,但是,但是被叛贼赵飞,用脚镣束缚双脚,用铁链吊在了城门之上。」都尉跪地悲鸣道:「将军刚到城下,本想围城困敌,却不想那赵飞让叛贼将庞盘将军吊了出来。」

  「而且,而且,陛下,这是我秦国的耻辱,耻辱啊陛下。」

  闻言。

  嬴城眉头再皱,就连发怒的王贲也不再训斥。

  王贲当即道:「还请陛下稍候,末将前去一看。」

  王贲虽怒,却也无比清醒,有意外发生,但绝不想让嬴城涉险。

  「无妨,去看看吧!」嬴城摇头,还是决定前去一看。

  庞盘还活着的消息,的确令他意外。

  王贲见此,没有阻拦之意,而是对西阙道:「阵前三尺盾,务必保护好陛下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