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京城前门大街有一个裕泰茶馆,掌柜王立发正在兴致勃勃的坐在柜台后打着算盘。算起来这个茶馆传到王立发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他没有多大的理想,只想着将这份祖业给守好,将来安安稳稳的再传给自己儿子。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份产业不是?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一阵冷风吹过,只见秦二爷右手提着他的鸟笼,左手缩在袖口里,咯吱窝里夹着本小册子走了进来。秦二爷可是裕泰茶馆的老主顾,每天基本上都要上这儿来,王立发一看见秦二爷就像见着了亲人一样,连忙招呼着“秦二爷来了?赶紧给二爷沏一壶高沫,记着用玉泉山的水。二爷,您请!”

    读者身份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其余的茶客看见秦二爷走了进来,立马向秦二爷行礼“二爷,给您请安!”“二爷好,二爷您来了!”

    秦二爷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单独坐一桌子,而是将鸟笼交给小二以后,神秘兮兮的向着茶馆里的茶客说道“诸位,知道了吗?可出大事了。”

    其他几位都是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秦二爷左右看了看,将咯吱窝里夹着本小册子拿出来展示在众人面前“诸位,大家瞧瞧。今儿个早上遛鸟的时候,一个半大小子硬塞给我的。等我打开将里面的文章仔细一读,好家伙,各位你猜怎么着,这哪是什么文章啊,这是给皇上递刀子啊!”

    看着大家不相信的神情,秦二爷将册子推给了众人,示意大家读了便知。别看秦二爷整天只知道遛鸟喝茶,但是这人最是关心国事。用秦二爷的话说就是“咱老秦家世代深受皇恩,必须想着法的报效圣上。”自光绪发起维新变法以来,基本上朝廷号召什么他就会响应什么朝廷号召办工厂,秦二爷就倾家荡产的在自己乡下庄子上办起了洋火厂,朝廷号召学习洋人,秦二爷立马就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都送去了法兰西学习军事,希望将来学成归国以后能够报效朝廷。而秦二爷今天所得的小册子与其说是一篇号召怎么做一个新青年还不如说就是一篇战斗檄文,是维新派对那些守旧派发起总攻的战斗檄文。可以想象的到,京城就要风起云涌了!

    事实上,不止是秦二爷。在b队众连夜分发下,这本名叫《青年杂志》的小册子就像病毒似的在京城内迅速传播,在那些支持维新运动的青年中引起了轰动,因为数量有限的缘故,不少人还借来用笔将里面的那篇发刊词手抄下来,一边抄写一边细细品味,只觉得里面的观点发人深省。

    “小李子,最近京城可有什么乐子?”尽管已经将政事归还于光绪,慈禧依旧是这座腐朽帝国的掌权人,自皇帝与康有为等人搞起维新变法起,她对于外界事务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很明白围绕在皇帝身边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一些空谈误国之人,指望那些人能够成事,还不如指望天桥上的猴子能够说话来的靠谱。m

    “回老佛爷的话,今儿个不知从哪里蹦出来一本小册子。现在京城里的那些读书人都在议论呢。这上面的东西奴才也不懂,这不还请老佛爷御览。”李莲英献媚般的将怀里的小册子递给了老佛爷。为了不让主子起疑心,将册子递上去以后,又接着继续给老佛爷捶腿,如果不是眼睛时刻在打量着阅读册子的老佛爷,仿佛真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什么也不懂。

    起初慈禧并不是很关注,她就当是在看话本一样,想来这又是哪个不得势的读书人想借机扬名罢了。但越看越不得劲,这根本就不是想象中的什么话本小说,而是一本战斗檄文。如此本书在大清国内传扬开来,大清数百年的根基将毁于一旦。

    “皇帝来了吗?”慈禧并没有显露神色,转而问起了光绪。

    口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回老佛爷,陛下应该快来了。奴才这就叫人去前面看看。”

    “算了,皇帝日理万机。咱是个什么人?咱就是个老婆子罢了!”

    慈禧话还没有说完,就见门口的太监在唱“皇上驾到!”顿时,花园中除了慈禧依旧坐在那里不动如山以外,其余的太监宫女皆是跪下拜伏。

    光绪其实并不想来,除了国事太多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想看见慈禧。每次见慈禧就像老鼠见到了猫一样,每多坐一分钟对于他来说就像煎熬。自从慈禧将大政奉还以后搬出了紫禁城,光绪就好像得到了解放,他不仅将宫中的那些宫女太监全部换了一遍,甚至原来的器具都换了,如果不是顾及脸面,他甚至连慈禧给他指定的皇后都想给换了。从小生活在慈禧阴影下的光绪,正极力摆脱这个老女人的影响,而维新运动也是有着这种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