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势变

    谢琰盯着眼前躺着的身影,恍惚间和记忆中那个女子重叠,许久他隐约听到动静,身前的人已经坐了起来。

    “怎么回事?”谢琰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语态缓和。

    谢朝华一脸疑惑,“父亲,女儿嫁给王爷不正好全了当初未完的事么?”

    “闭嘴!”谢琰呵斥道,他突然很厌恶这个称呼:“别叫我父亲!”脸色阴郁。

    “大人又何必这么恼怒呢?”谢朝华站起身来,带着笑,“朝华今日喝得多了,说话惹大人不高兴,还请大人恕罪。”

    谢琰冷哼一声,未置一词。

    谢朝华轻声一笑,“不管大人如何不愿意,朝华的身上总是留着大人的血,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她压低了声音,“谢氏如今鼎盛一时,可说实在的父亲从中又得了什么好处呢?母亲已经改嫁,朝华身无所依唯有大人,大人又何必视我如洪水猛兽?”

    谢琰逼视她,想看出她的真实意图,以前胆小甚微的人儿已经变得那般从容:“你究竟想做什么?”

    谢朝华低头好像认真地想了想,“好好做个合格的中山王妃,希望大人成全。”

    谢琰沉默无语,面色阴沉,双手紧握。

    谢朝华仿佛没看见谢琰狰狞的样子,笑得云淡风轻:“果然世事难测,大人你说呢?”

    深夜,谢府寂静无声。大家都感受到今日府上压抑的气氛,比往日更谨言慎行。

    “到底怎么回事!”一样的问话,只是刚才的问话人变成了被问人。

    谢琰抬头看着坐上的谢老夫人。当年的旧事他隐藏的很好,母亲一直只知娶茂娴可攀附中山王,却不知宝藏一事。世人都道是他因谢家老夫人的威迫下才休妻娶了新姚公主,却不知他那时候频频出现在新姚公主的视线中,所谓的缘分不过是有心人为之。

    他心念转了几转,有些话也该提个醒:“母亲,当年儿子曾与老中上王有过交往。与茂娴的亲事说起来也算老王爷给牵的线,后来……先帝登基,也就断了往来。朝华说要嫁给中山王之事怕不是随便说说的。只是肖睿不是池中物,儿子恐到时候会有牵连。”

    谢老夫人听了这话半天不语,她一直觉得这儿子有事情瞒着自己,只是没料到是这样的大事。待要生气责骂几句。又想时过境迁,骂了也无甚意义,还是眼下的事情要紧,“此事族里怕也是有想法,若是族长找你,你就照实说不知情。这丫头年纪到了想着给自己找出路,王妃,哼。她也想得美了。不说别的,单单皇上就不能允了这亲事。”

    母亲这几年脾气越发固执。少了从前的深谋远虑,谢琰不想多说,毕恭毕敬地应了,心里却知道此事怕是没有这么简单。想着之前谢朝华冲着自己说的那些话,当年的原委怕她尽已知晓,这个女儿他不得不防。

    翌日,出了件轰动朝野的事情,中山王肖睿上了个求赐婚的折子,求娶的是尚书郎谢朝华。这个折子被圣上压了下来,圣意难测,中山王爷也得罪不起,大家都有些惴惴不安,毕竟皇上的决定绝对影响往后朝中权力分配。

    真真假假的消息是不是传在耳里,谢琰有些坐立不安,出了府门,转了个弯,熟悉的府邸依旧,当年冷清的西府,如今因谢琼不喜结交朝臣,虽然位高却依然门庭冷落。

    进了书房,看见谢琼一副久候他已久的样子。

    谢琰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道:“这几日皇上对于婚事一事只字不提,可关于谢家的谣言四起。谢氏四处结交党羽,说你同地方官吏交往密切。”他看了看神色平静的谢琼,低声道:“圣上之所以对谢氏恩宠多年,一来登基时间尚欠,羽翼未丰。二来也是打着用谢氏来钳制中山王府的算盘,防其做大。可这几年从圣上对韩氏一门的照拂,到提拔年轻官员上,心思可见一二。肖睿这提亲委实阴狠,无论圣上应允与否,对谢家的防备之心怕是更甚了。此番提亲是硬生生逼得谢家与其合作了。”

    谢琼依然神色懒淡,一句话都没说。

    谢琰紧皱了眉头,有些沉不住气,着急道:“你不要又犯死心眼的毛病,哪怕你对他有天大的恩情,要知道,自古帝王最是无情,当了皇帝的人没有会念旧恩的!”

    “你今日来找我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谢琼趴地一声,将手中茶盏放在书桌上。

    “我今番前来,是让你早做打算。”

    谢琼端坐于前,面色淡然,冷笑:“早作打算?就像当年你偷换了温兄托我转交给茂娴的信那样早做打算?像你当年娶公主那样早做打算么?。”

    谢琰怔了怔,半天才恢复过来,“我知你一直怨我当年所为,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种种是我对不起茂娴,可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谢家。你弃文从武,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只为了当年的一句承诺。你如今不顾念谢家,可怕只怕到头来,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