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见书友留言,说少年郎应唤宁缺。此时我幡然醒悟,我应与宁缺背道相驰。)

    或许很多年以后,后世在研究叶如晦的生平的时候,都不会现,这个在史书留下重重一笔的男人,曾经有过如此往事。

    那时候,天下安定,有一个老人在偏远的洛城后面的那座小溪山上,对着一个满是杂草的小坟包轻轻呢喃道:“先生所谓少年意气,不过如此。”

    ……

    ……

    茶几乎是要喝完了,而话也几乎是要说尽。

    叶如晦的心不在此处,茶水也就感觉着索然无味。看着周围的环境,叶如晦此刻只想快些离开。

    喝完最后一杯茶后,叶如晦起身,从怀里摸了些碎银出来,放在桌上。

    不过还未得到他张口,姑娘也就先出了声,“既然觉得茶水一般,本来是不该收银子的,但是这里也是几月未曾开张。也罢,你可识字?”

    叶如晦点点头,轻轻回道:“自然是会的。”

    虽然他不知道姑娘是为了什么,但是他还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姑娘笑了,轻轻道:“那感情好,你帮我写一封信,就当是抵了这茶水钱。”

    叶如晦面露难色,轻轻开口说道:“出门在外,我并没有带着笔墨。”

    “无妨,虽然这里说不上是什么书香之地,但笔墨自然是有的,你稍等片刻。”

    看着远去的姑娘,叶如晦心神一阵摇曳。

    男人见到漂亮女人总要迈不动脚才对。

    可惜,叶如晦只能算个少年,所以他只是摇曳而已,并没有其他想法。

    等到姑娘将桌子收拾整洁,将笔墨放上。叶如晦缓缓坐下,研了研墨,蘸了笔。

    笔是狼毫笔,纸是普通宣纸,而砚台也只是普通货色,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一切准备就绪过后,叶如晦正了正身。

    才开口问道:“写给谁的?”

    姑娘脸色一红,仿佛有些娇羞,许久才轻轻道:“写给我未婚夫。”

    叶如晦虽然心中有些诧异,但并没有表现出来,他点点头,在纸上写上信的开头:

    意映卿卿如唔

    他用的是大楚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小篆,这种字体,曾被南唐诗仙李青莲称为“金石有异,灵气满篇。”

    李青莲一生就多用此字体。到了晚年更是推崇备至,也正是因为李青莲的缘故,小篆才得以风靡全国。

    而叶如晦的先生也是很推崇这种字体,那个老人当时问他要学哪种字体。

    叶如晦指指行书却被老人狠狠一下,于是叶如晦也就只有用小篆了。

    不过后来,老人还是教了他其他几种字体。

    想到这里叶如晦有些痴了,那个老人,自己是再也看不到了。

    其实由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来,

    叶如晦的字中正平和,不是什么大气磅礴,反而以平淡见长。

    是大楚最流行的小看着便使人很舒服。

    就像吃惯了山珍海味后,再吃农家小菜一般。

    虽无山珍海味般味道鲜美,但依然是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