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集英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赵煦深情道:“处道一路鞍马劳顿,本该和家人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只是有件紧要事非你莫属,如此又得辛苦你······”

    处道是王厚的字,赵煦以朋友口吻称之,还自称我,王厚大受感动,忙躬身道:“官家差遣,臣莫敢不从!”

    “处道不必拘谨,我长话短说。”

    赵煦摆摆手示意王厚坐下,然后道,“明天午时过后你来垂拱殿,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需要你协助完成。此事······你只能服从,不得反驳或质疑······具体事明日再论,处道先有个心理准备。”

    “臣晓得!”

    赵煦沉默少顷又道:“你先回家休息,一切明日再说。”

    “臣,告退。”

    ······

    除夕,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都是大日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团圆是除夕的主旋律。

    大多数百姓早办好年货,包饺子,贴门神,燃鞭炮,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

    今日京城街头人流量骤然减少,当然还有不少孜孜不倦的人,他们在赚元符二年最后一桶金,或置办今年最后一份年货。

    汴京城某十字街口,一簇人围着看告示。

    看告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读书识字便大声把告示内容读出来。

    虽说是京师重地,不识字的还是大有人在。

    一个书生大声朗诵告示,旁边聆听的百姓瞬间就议论纷纷。

    “除夕夜宵禁,还要成为汴京城除夕的传统?这是为何?”

    宋时不宵禁,州桥夜市几乎通宵营业,好些摊子要等早市开张,才会撤去。

    一听开封府除夕夜宵禁一晚,好些人纳闷,张口便问为什么。

    “告示上说得清清楚楚,大宋以仁孝治国,除夕是团圆日,夜里谁都应陪伴家人,不该外出。”

    “我觉得这举措好,谁都忙碌了一年,眼看到年尾,就该呆在家里陪陪父母妻儿,一起辞旧迎新,欢欢喜喜过大年,不该外出找乐子。”

    “嗯,这规矩好······乔三郎,你看我干啥?没这规定我也是在陪家人,年年除夕都陪······”

    “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去年除夕你在青楼吃酒,陪的是哪门子家人?”

    “你这人怎么这样?我不和你说,回家去了。”

    “良心发现了,还是怕宵禁逛青楼坐牢?”

    “哈哈哈······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乔三郎太过分了······”

    百姓相互拿对方的糗事开刷,告示下顿时嘻嘻哈哈一大片。

    开封府衙役也没有闲着,他们走街串巷宣传除夕宵禁举措,犯夜者统统以不仁孝拘禁,罚钱是肯定的。

    在宋朝,若把不仁孝的罪名扣在头上,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耻辱,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故而开封府发布除夕夜宵禁令,百姓都不会轻易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