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赵煦脑中闪现出洛寒,是因为他想起洛寒离开汴京时,谈及边关以文制武的弊病。

    文官不懂武事,纸上谈兵,纯粹外行指挥内行,这在边关存在极大的弊端。

    和平时期还能迁就,若是战火纷飞,好多将士还会由此而无端丢掉的性命,甚至会影响战争的大局和走向。

    洛寒说得很委婉。

    这是赵氏的痛点,也是他们的耻辱点。

    赵氏得国不正,赵匡胤以武将身份,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江山,而后赵大为保证赵氏子孙不重蹈黄袍加身的覆辙,先用杯酒释兵权,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采取以文制武的政治军事措施。

    故而,洛寒略略提及在战争时期,文官不能胡乱限制武将的军事部署,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官,会给朝廷填大乱。

    赵煦自然明白洛寒的意思,他也明白文制武的弊端,他全力支持章惇变法,但这是祖宗之法,他丝毫不敢变。

    唐末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就是兵权惹的祸。

    他不想不敢不应该回到老路上。

    但青唐吐蕃阿章部造反,正好印证了洛寒的提醒。

    纸上谈兵的熙河路经略使胡宗回胡乱指挥,导致数员大将阵亡,数千士兵血染沙场,这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如果不是种朴以身犯险做诱饵,一举把阿章斩杀,还不知道阿章会把边关闹成啥样子,说不定打穿边关都有可能。

    若如此,吐蕃王溪巴温肯定会有异动,熙河路将会重新陷入战乱。

    祖宗之法不可变,但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好些事可以变通。

    “传旨,河州知州种朴至生死于不顾,为国立下大功,特敕封为熙河路经略副使,胡宗回离任后,种朴暂代行使其一切权利······”

    赵煦也明白,若是直接把种朴扶正,朝臣肯定会极力反对。

    因为种家在西北已有两个经略使,就是人称“老种经略”的种建中,“小种经略”的环庆路经略使种师中,二人都是以战功升职,堂堂正正,名正言顺。

    若把种朴扶正,一门三经略使,均手握重兵,朝臣不放心,他也有点担心让种家在西北作大。

    故而赵煦先让种朴在副职上锻炼,等看后续表现再扶正。

    ······

    “官家,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枢密使曾布在殿外大喊大叫,正在批阅奏折的赵煦听后眉头微微一皱,对郝随道:“子宣不是不懂礼数之人,大概真有急事,你去宣他进殿,不得呵斥······”

    郝随听赵煦呼曾布表字,便知他已原谅了曾布的不敬,心中暗赞赵煦逐渐有仁宗的度量,便领命出殿。

    “曾相公,官家宣你入殿······”

    郝随还没说完,曾布一手持文书,一手便提着官袍,快步跑进殿内。

    “官家,边关急报,吐蕃反了,溪巴温率军占据青唐城,熙河路重燃战火······”

    嗯?

    种朴的任命书还未送到,吐蕃都反了?

    看来溪巴温早有预谋。

    赵煦接过急报,匆匆看完冷笑道:“大宋对吐蕃人爱护有加,他们新任首领溪巴温不知感恩,反而倒行逆施······呵呵,溪巴温还是太嫩,朕该派人去安抚他一下了······传章相等宰执觐见,朕要让唃厮啰的子孙后悔今日所为······”

    河湟吐蕃造反,唃厮啰的子孙死灰复燃,重占青唐城,熙河路在短时间内几乎沦陷,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在曾布眼里是洪水猛兽,在赵煦眼里却不值一提。

    在他眼里,青唐吐蕃就如一群洼地里的蚂蚁,不管声势有多浩大,一泡尿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