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行,我马上就去安排。”

    这个会议很快就散了,陈妮也马上安排去了。

    ……

    大同电子在深市这么多企业当中,在一个月之前和所有的公司一样。

    那么的不起眼,在华墙北这边的民房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创业公司,电焊机,各种仪器。

    这就是他们创业的起步。

    几十年后,这些民房就像是孵化器一样,会孵化出来了很多全国级的大公司。

    比如说已经从这里走出去的史玉竹。

    这人就是从一个小民房里开始,搞出来了汉卡,然后达到了年销量几千万上亿的体量。

    再接着就去了珠城那边上演了疯狂。

    大同电子的创始人叫张同,北方人。

    他是幸运的,因为大学毕业后,被京都科研所的一个教授看中了,带去了京都科研所。

    这在早些年几乎是光宗耀祖的存在。

    可他又是不幸运的,因为在进去后没几年的时间,上头对于科研所的补贴越来越少。

    一直到最后几乎没有了钱下来的地步。

    就如同齐教授的处境一样。

    齐教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柴进,张同跟着的老教授是不幸运的,因为找不到投资。

    最后他的项目也不了了之。

    后来老教授一场重病去世。

    去世的时候还在拉着张同手说:“你是我最欣赏的学生,希望你能够去南方找找机会。”

    “南方天地不同了,那边思想开放,民营老板有钱,去他们那边找找资金,看能不能继续延下去。”

    “还有小组的成员,你也不要放弃,他们跟了我这么多年,都上不上下不下的年纪了,别弄得养家糊口都困难。”

    故而,张同带着人下了南方。

    来的时候是87年,那时候他才25岁。

    这么多年,他们在华墙北这边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困难的时候,一人一天一包方便面。

    后来那个民营老板投资了几百万下来,他们也不敢乱花。

    依旧还是保持着清贫的生活,钱全部都丢到了研发里面。

    只是研发太耗钱,最终导致了对方撤资。

    现在张同已经三十多岁了。

    整个人看上去气色非常的不好,非常的瘦弱,这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

    不但是他,他的那些成员一样也是如此。

    多年的生存压迫,使得张同和一般的科研人员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就是非常的精明。

    在他们对外公布了消息后,几个国外品牌并不是没有上门来购买他们技术。

    不过,对方的价格始终都停留在几百万米元的价位。

    导致了张同烦不甚烦,最后直接打发掉了他们。

    一句话,你们这些小钱,我看不上。

    这块屏幕我们耗费了两代人的心血,你们外国人几百万米元就想要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