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小的海岛四周尽是金沙绵亘、白波回旋、海lang拍岸,旖旎风光搭配上寺塔崖刻、梵音涛声,为银涛金沙环绕下的大批古刹精舍镀上了一层神秘的佛国色彩。

    入寺不走正门,却上莲花道。每隔三步距离就生出一朵石莲花,而且每朵都不尽相同,我和奇奇、小樱一同上山的时候,恰逢一位年轻的修行僧人,着灰色的长褂,背一个行囊,三步一叩首,虔诚向佛前行。

    我本还待细瞧,手臂却被奇奇拉着直往前走,说是我这样盯着人家看多不礼貌。我想想也是,只好作罢,踩着石刻的步步莲花,从多宝塔经海印池穿八角亭过瑶池桥,进寺,燃香,礼佛。

    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俗称前寺,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后屡兴屡毁,至1689年康熙南巡时再建,赐题额“普济群灵”。

    我和许月樱、王容奇就并肩站在这座千年古刹的门口,尽管我们三个都是科学社会主义下的产物,都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既然已经来到这等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怎能不进去拜祭一下?

    踏进重檐歇山的寺内,但见香火缭绕、游人如织,其主殿圆通宝殿更是疏朗博大、九踩斗拱、琉璃黄瓦、铜鼎镇台,正中方供奉着毗卢观音趺伽的坐像,妙相庄严,观照自若,身边站立着门徒善财和龙女,皆是神态天真活泼。东西两壁尚坐着16尊不同服饰不同形态的观音三十二应身,男女老少,各具个性,栩栩如生。

    我昂首仰望着高达8.8米的菩萨像,耳畔传来小樱愉快的嗓音:

    “落落,快看快看!”她点着不远处的小群善男信女,兴奋的揪着我的衣袖,“那里有求签哎!”

    我的视线即刻下移向她手指的方位,只见一位年过七旬的耄耋老人端坐在一张案几后头,不时的合掌胸前,朝香客们诚心相邀:“施主,求个签吧。”

    我随意的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大约是此间的庙祝在摇签吧。”

    嘴上这样说着,脑海里却忽然浮现出百解那个精巧的罗盘。虽然我对卦算学一窍不通,但就百解身上来看,真正的卦算学绝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即便是颇具天赋的修习者,也通常要经过多年严格的训练和考核才有可能合格。

    所以,这世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卦算师?无论是看相的、卜水晶球的、测风水的、筮占的,十有八九都是翻过两本小书就来冒充大师,然后装神弄鬼、半蒙半骗的唬人。

    恐怕,这里的求签也不例外,保不准又是个寺庙里为开源而玩的占卜的把戏。

    我暗自思忖,岂料一不留神把“神棍”两个字溜出了口。

    小樱的眸色顿时暗了一暗,却仍是不甘心道:“可是,求签的人很多啊,而且在这种佛门圣地,不会有人敢光明正大的行骗吧,说不定挺准的呢!”她边咕哝边拨弄着手指,摆明了就是假货也想要去尝试一番的样子。

    “哎呀,管他什么神棍不神棍的,来都来了,就去看看嘛,又不是非要当真的罗。”说着,急性子的奇奇一手拽一个,硬是把我俩都朝求签的地方拖了过去。

    来求签的,老少不拘,或是蜜意正浓的情侣,或是执手相挽的小夫妻,也有商人来占财运的,学子来卜前程的,还有老人家,来求平安健康签的。

    我们三个上前的时候,恰逢一对花白了头发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从**上站起来,笑逐颜开的握着签,恭恭敬敬的朝对面的庙祝辞别。

    我的目光亦跟随着飘向老者。只见他长须白发、慈眉善目,披一身镶金线的袈裟,衣袖宽宽,衣摆飘飘,瞧着倒是有那么点仙风道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