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洵美等人浩浩荡荡行了一月,其中又遭遇了几次抢劫,但都有惊无险。只是这一路面黄肌瘦,瘦骨嶙峋的难民实在太多。饿死的人也不计其数。在到一处村庄的时候,甚至还看见了众人相食的惨状。林兰因这吓得发了一夜的高烧。

  洵美自从跟了先生读书识字,虽是安居一隅,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洵美这些年想着法涉猎了许多书籍。自是明白像这样的情景,世界上古今也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起。倒是没有被留下什么阴影,但心里也不畅快了一阵。

  与洵美这一路相反的是,京城倒是一片升平景象。街道上人群络绎不绝,充斥着各种贩卖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看得洵美眼花缭乱。

  “洵美,我们一起去那边看看”。林兰牵着洵美的手兴奋得活泼乱跳,一改往日的病容。林卓吴夫妇见两孩子欢欣的样子,停了车,陪着两孩子逛京城。两个姑娘手交握,迫不及待奔向吹糖人的地方。

  黢黑的卖糖人,泼墨着画般几息间就出来了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小动物。

  “洵美,这人真厉害!连糖都可以用来画画。”

  “是呀!看来还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林兰,那边有家店新开张,门前写着首日可减免哩。我们去看看那儿是卖什么的。”

  “是吗?”林兰踮起脚尖,人群拥挤的地方,确实挂了一串的红绸子,男男女女的络绎不绝,也生了兴趣

  “我们去向爹娘说声。”

  两人向正在看买物品的林卓吴夫妇报备。

  亲昵地相挽,进了那店里。

  走近了才发现这店竟也不算是店,却是一家书斋,也并没有什么首日减免,而是旁边一家买纸张的铺子做的广告。里面往来的多是身着儒衫的书院学子。而哪些女子则是这些学子中的姐妹或者丫鬟仆妇。

  林兰凑近洵美耳边细声说

  “没想到,这竟是一家书斋,可是这些学子怎么把丫鬟仆妇也带来。”

  洵美环顾四周一圈回道

  “应该不是这些学子带来的,你看那边的仆妇丫鬟是跟着那位绫罗黄裳的姑娘的。”

  “哦。”林兰往那边看去,哪些丫鬟仆妇确实是对那黄裳女子毕恭毕敬的。又看向其他地方发现不只这一个。

  才换了个话题。

  两人说着不知怎么逛到了书斋内测,里面一架一架的填满各种载体的书籍,像早已不用的简牍,还有西方所用的羊皮纸,莎草纸,就连镌刻文字的石碑和铭鼎,可谓应有尽有。

  洵美二人均被那海量的书籍惊到。

  “要是将这些书读完,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呀!”

  洵美心里充满惊叹,从架子上取下一本书,书面写着“天下山川志”洵美边翻开书,边回答林兰

  “一日一日的读下去,总会有一日会读完的。”

  说完不再言语,洵美完全被书中奇山异水所吸引。

  林兰也被书架上的一本医书摄了心神。

  二人沉浸其中,完全忽略了这周遭环境里只有他们二人。

  “澎”

  “你们如何进来的!”两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醒。看向说话的人。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灰白色直裰的,络腮白胡子,秃顶的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

  他满是怒容,又再次呵斥驱赶

  “你两个出来!这里可不是你们这些女娃娃能进来的。”

  洵美二人面红耳赤,实在是不知道这里不能进人,还翻看了里面的书籍。但确实没有经过同意。

  林卓吴夫妇据女儿的话亦是逛到了这书斋。

  林卓吴看着这熟悉的地方,不禁生出物是人非之感。这书斋其实是天明藏书阁的前庭。天明藏书阁是朱明国乃至是几大国中藏书最多的地方,所藏之书涉及天文地理,玄文之学,以及各个阶段各个国家的历史。可以说,无所不包。民间有言:如果你找一本书,连天明藏书阁都没有的话,那么世界上其他地方你就更不可能找到。

  天明藏书阁也因其藏书量闻名天下,天下人莫不欣然而往。

  林卓吴少年读书时,时常来此处。

  林卓吴对其妻感叹

  “这天明藏书阁亦如当年般门庭若市啊,想当年为了在这里借一本,那是三天两头,无论刮风下雨在这里硬是做了两月的苦力。”

  “兰儿和洵美不是说到这里了吗,怎么不见人影”王氏搜寻两人,并没注意丈夫的话。指着身边身边林卓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