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随着订婚的进行,周斌整个人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论是订婚还是结婚,对于他来说,前世今生都并没有这样的体验。

    前世年过三十碌碌无为,连女朋友都没正经交过一次,更不用说走到订婚这一步了。

    虽然相亲相了不少,但人家压根就看不上他,论长相,论家底几乎都没有任何优势。

    甚至到最后他都已经摆烂了,对于结婚不结婚也看开了,任由父母怎么催都是无动于衷。

    自己一个人在大城市里生活,倒也无拘无束,过得十分潇洒,身边有不少已经结婚成家有孩子的朋友对他反而非常羡慕。

    在人前,对于没有结婚甚至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他也表现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但夜深人静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难免觉得孤单。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处境,也只能暗自叹息,默默把心思隐藏在心里最深处。

    重生回来之后,周斌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之前相比好了太多。

    但无论是学习成绩的提升,并成为高考状元,还是经营起了大排档,改变了自家以及谢振杰和小圆家的生活条件,对于周斌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他感谢这次重生的事就是让他再次遇到了陈玲,并且和她走到了一起。

    之前虽然已经和陈玲确定了恋爱关系,甚至实质上的关系也有了突破,但直到真正订婚了他心里才彻底踏实了下来。

    暑假接下来的每一天,周斌心情都非常好。

    学校里的事,大排档的事,以及未来的事,他都不再关心,一心一意的陪着陈玲。

    之前就说过,这边的风俗习惯是只要订了婚,在大家眼中就已经和结婚差不了多少了,对于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不论是周为民和刘云,还是陈建国以及魏老师都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他们感情这么好反而十分高兴。

    甚至有次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刘云和魏老师聊天时因为激动,一时没注意,连孩子的事都提了出来。

    要知道周斌和陈玲两人才刚成年,现在讨论这个话题明显有点早,刘云也是因为儿子订婚太过激动,不自觉就考虑的有些远了。

    周斌和陈玲听了都有些不自在。

    尤其是陈玲,作为女孩,虽然和周斌已经发生了关系,但毕竟还十分害羞,闻言直接闹了个大红脸。

    周斌听到老妈竟然说起这个话题,心里一惊,目光下意识看向魏老师,生怕她对此有什么意见。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魏老师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赞同了刘云的说法。

    “亲家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孩子的事确实需要提前考虑,从小就要好好教育。”

    魏老师不愧是搞教育的,三句话不离老本行,认真的看着刘云,郑重叮嘱道:“这件事你们老周家可不能大意,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定要重视。

    周斌和陈玲两个人都这么优秀,生的孩子一定也不会差,如果因为没有教育好而耽误了,那我可不答应。”

    听到这话,不仅是周斌,其他所有人都惊讶了,他们没想到魏老师竟然会这么说,听语气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让其他人都没有意料到。

    不过她如此反应,倒是让刘云和周斌大大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刘云,本来还有些尴尬,甚至已经做好了魏老师发火的准备,毕竟两人虽然已经订婚了,但到底年龄还小,这个时候就提孩子的事多少显得他们老周家有些强人所难的意思。

    好像把陈玲娶进家,就是为了让她给老周家生孩子似的,因为怕魏老师多想,刘云说完之后就有些后悔。

    只是见她并没有在意,反而表现的比自己还要积极,顿时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脸上笑容越发灿烂,“嗯嗯,还是亲家你有见识,不愧是重点高中的副校长,不像我们什么都不懂,以后周斌和陈玲真要是有了孩子,教育这方面的事,还得你多操心,你到时候可别嫌烦。”

    刘云这话倒不是恭维,的确是发自内心。

    真正说起来,她也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没上过什么学,眼光见识自然和魏老师这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校副校长比不了。

    不过她为人豁达,对于自己的这个短板倒是毫不避讳,甚至反过来邀请魏老师多操操心。

    一来就像外人看到的那样,魏老师有成功的桉例就摆在那里。

    陈玲算是她货真价实的活招牌。

    要知道京大和华清这两所大学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高,尤其是在农村老百姓心目中更是备受青睐。

    谁家能出一个京大或者华清的学生,说一句祖坟冒青烟了也不为过。

    在古代就相当于进士及第,可以光宗耀祖的事,不摆酒席庆祝都说不过去。

    就像陈玲和周斌他们两人在考上大学之后都摆了酒席,请亲朋好友过来一起高兴一下。

    毕竟自家孩子有了出息,当父母的脸上那可是大大有光,对于这种扬名的好事谁都不会拒绝。

    而随着陈玲考上京大,她从小到大一直受魏老师指导教育的事被有心人透露了出来,再加上很多人都认为周斌能拿到高考状元的头衔,多少有几分魏老师的影响,如此一来,魏老师培养孩子的能力无形中在所有人心目中得到了放大。

    刘云对此自然也深信不疑。

    虽然自家儿子也考上了京大,而且比陈玲还要厉害,一举拿下了状元头衔,身边很多人也都恭维她教子有方,她为此也十分得意。

    只不过刘云一直都非常清醒,知道这些话可以听,但如果真的太把自己当回事,认为儿子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有他的一份功劳,甚至因此就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那就大错特错了。

    而恰恰相反,周斌的成绩越好,名声越响亮,别人越是对她恭维,刘云心中反而越是警惕,越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儿子的优秀。

    更明白他有今天这个成就,甚至自己家能有现在这个变化,几乎所有的功劳都在自己儿子身上,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保持低调,不给儿子添麻烦。

    而正是因为有这份清醒,才使得她对于魏老师感到佩服。

    周斌有今天的成就,实话实说,她和周为民都没有多少功劳,靠的全是儿子自己的天赋,这一点她从来没有怀疑过。

    毕竟知子莫若母,周斌是什么样的人刘云自然非常清楚,对他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也并不是一无所知。

    明明自家儿子从初二开始成绩就下滑的非常厉害,甚至越来越不听话,更是参加了学生社团,成天就知道惹事生非,根本无心学习,一副完全堕落下去的样子。

    当时的她和周为民甚至已经对周斌绝望了,心里着急万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幸亏老天保佑,儿子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不仅变得听话了,还突然一下子洗心革面开始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了。

    虽然周斌转变非常大,但自家孩子学好了,作为父母心里只有高兴,因此,不论是周为民还是刘云,都激动万分。

    而结果也没让他们失望,周斌成功考上重点高中,虽然要交几千块钱学费,但在这之前,他们可是有钱都不知道送给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