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年八月,狄国大军卷土重来,杀势凶凶。

    八日夜,狄国以三千精锐骤然对边城发起攻袭,杀守将烧军营毁粮仓。

    战火重燃,便地狼烟!

    边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可还未等边军得片刻喘息,狄国二十万大军已呼啸而至。

    边城上下守将奋勇厮杀,一夜激战。最终,边军寡不敌众,弃城退守郓城,与狄军形成对峙。

    边陲告急!

    十四日,战报被八百里加急传入宫中,朝野震动。

    宸帝紧急召文武百官,共同商讨应对之计。

    武官贺严袍子一撩跪在地上,“圣上,郓城地势险要,乃我大宣要塞。此地一旦失守,狄军便可长驱直入,深入我大宣境内,届时烧杀抢掠,百姓必受战祸之苦!臣以为当务之急该尽快组织兵力,驰援郓城。”

    站在前头的一名文官也跪荐,“严大人所言有理,郓城不可失!请圣上派兵驰援郓城!”

    文武百官全部跪下,“请圣上派兵驰援郓城!”

    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各官员也顾不得往日里的龃龉,立场全部一致。

    再干下去,敌军都杀到家门口了。不,还没等敌军杀来,皇帝的砍刀就到眼前了。

    宸帝本就出身军营,武将好战,何况现在被动的还是宸帝带了二十多年的边军,任是子再蠢笨的人也知道宸帝必定要迎面对抗。

    既然这样,他们哪里还敢在这时候唱反调?又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太长!

    “外敌当前,诸卿能众人一心,朕心甚慰。”看见底下官员,宸帝原本冷严的面色也稍微好一些,“都平身吧。”

    “谢圣上!”百官谢恩,纷纷站起。

    宸帝看了眼兵部尚书陈兵所在的方向,“兵部,火速下令随州柳州驻军增援郓城,郓城必须给朕守住!”

    “微臣遵旨!”陈兵领命。

    “集合十万兵力,你最短需要多少日子?”

    狄军来势汹汹,只靠两地驻军只能抵挡一时,根本不足以成事。

    京畿大军攸关京师重地,轻易动不得。还有各境驻兵也得加紧布防,谨防其他国趁乱入侵,更是不能用。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尽快召集兵力,以为增援。

    能当上兵部尚书,陈兵当然知道这里头的道理,他一早就在心中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当宸帝一问,他马上就能答上,“启禀圣上,大约需耗时半月。”

    他这已经是尽量往少了说了,十万兵马毕竟不是少数。

    不过对于这个答案,宸帝显然还是不满意。

    只见他浓眉拢起,沉着声道:“朕给你十日,若是办不到,提头来见!”

    救兵如救火,早一日到达就少一分伤亡,迟一日救兵就多一分危机。半个月的时间,他等不及,边军更等不及。

    “微臣领旨。”陈兵闻言诺诺称是,嘴角发苦,不敢争辩。

    宸帝颔首,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董生的头上,“户部!”

    “微臣在!”董生连忙跟着站出来。

    宸帝冷肃地道:“边城遭遇奇袭,仓促弃城,能用的粮草军需必定不足。立即下令江广两地加紧筹措,十五日,朕要看见第一批粮草送到战场。要是办不到,你也提头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