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日父亲寿辰,他贵为王爷原本不必亲临,备着礼物就是。没想到却亲自过来拜访,倒是令我诧异。

    “在长安待的还习惯吗?”

    “习惯,劳王爷挂心。”

    他的靴子微微动了动,“听说你是在江南长大的,江南是个烟雨行舟,诗情画意的好地方。”

    “是!”

    他又近了些。“你我之间不必这么拘谨,不过来日方长,你会慢慢习惯的。”

    他言语轻松随意,刻意拉近与我之间的距离。我却如坐针毡一般,一颗心提到嗓子眼里,站在一旁小心翼翼。

    只道了声:“是”

    这话听起来依旧生分,还有些生硬,起码现在还不做对他敞开心扉,另眼相看。他于我而言,本就是萍水相逢之人,更没有想过还有再见面的一天。

    他微微一笑,倒是毫不在乎,“今日是陈大人的寿辰,本王来拜寿,也想着来见见你。”

    见我?我紧紧捏着帕子,一颗心狂跳不止,始终不敢抬起头来,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

    话一出口便觉得不妥,接着道:“王爷盛情,臣女拜谢。”

    他笑了笑,“你先歇着吧,本王去前厅了。”

    “是!”

    待他远走以后,我才觉得松了口气,转身回了房间。

    “前厅可热闹了,我们大人过寿,楚王亲自前来,这会前厅人多得站都站不下。”

    “从前府里哪里会来这么多人,就是上门去请,也不一定会来,如今那些人都巴巴地上赶着来给大人祝寿来了。”

    “时也,势也。”我淡淡道。

    这几日长安城里特别热闹,有塞外胡人进宫朝贡。关于胡人,我只在书中了解一些,十分好奇他们的样子。是不是像诗中描述那样行人刁斗风沙漏,公主琵琶幽怨多。

    “四姐姐,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看什么?”

    “去看塞外的胡人呀,外面这么热闹。”

    “想必是你坐不住了吧。”

    “嘿嘿,什么都瞒不了姐姐。”

    “还是去问问母亲的意见吧。”

    “千万不行,要是母亲知道了,恐怕我们俩都得挨骂,更别提去了。”

    “那怎么办?”

    “我们悄悄的去看一眼,然后就回府了,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这样不好吧。”

    “我们看一眼就回来了,听说还有塞外的胡人表演,可热闹了。我们就去看一眼,四姐姐。”

    “好吧。”架不住延朗的请求,还是答应陪他出来看看,当然我自己也十分好奇。

    我和延朗瞒着父亲母亲去了长安城有名的城安街,还没下马车,就听见外面热热闹闹。

    “这里好多人呀,要是被熟人看见就不好了。”

    “我们站在人群里不会有人发现的,这里这么多人,谁会注意到我们。”

    我下了马车,站在人群里。一眼望过去,人山人海,甚是壮观。“好热闹。”

    这里男女老幼,什么人都有,我的绣鞋也被哪个行人踩脏了。“哎呀!”

    “怎么了,四姐姐?”

    “没事,我的鞋被人踩到了。”

    “四姐姐,快看快看,他们过来了。”

    果然,一群头戴毡帽,身穿胡服,拉手琴的部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们身躯高大,步伐沉稳,手中握着胡琴,那曲调空旷悠扬,和我们中原古典的曲调判若两端。充满了塞外的韵味,周围皆是一片欢呼声。

    “这胡琴听起来有趣得很。”延朗指着他们的道具,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给我看。

    “果然好听。”

    “姐姐快看,那里还有一杂技表演。”

    “在哪呢?”

    “在那边,看见没?”

    “看见了,看见了。”远远就看见队伍中间有一个小姑娘正耍着杂技,动作熟练,围观的人无不呐喊喝彩。

    我和延朗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注意到前头队伍里,骑着高头大马上的男子正往这边瞧。直到他忽然调转马头,往人群里冲过来。路人们吓得一惊,纷纷避开,延朗见状一把将我推至身后,险些摔倒。

    “姐姐,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