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

    罗伊气的咬牙切齿,“青天白日的,只会嚼人舌根,谁稀罕她金银富贵窝似的。”

    “小姐不要放在心上。”

    “这样的闲话还不知道有多少,若是放在心上,怕不是日日都要生气,何必呢。”我淡淡道。再举头望时,那二位夫人已经走远了些。

    府尹大人家的竹子养得极好,青翠雅致,又十分茂密,数尺高的节竹随风摇曳,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身后一阵声音传来,“那是谁家的姑娘?”

    听声音仿佛是冲着我来的,便扭头看了看。

    迎面走来一位墨绿长衫妇人,看着温雅从容,微微有些眼熟。忽然想起数年前在京都牡丹园偶遇臻王妃妹妹一行,时隔数年,又在张大人家中遇上了。

    她旁边的夫人道:“这是陈大人的闺女。”

    “哪个陈大人?”

    “太府卿陈怀漩陈大人。”

    她微微颔首。

    我面露微笑,上前两步屈膝拜道:“臣女宛蓉给夫人见礼,夫人安康!”

    她点点头,伸手扶我起来。“好孩子,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总觉得有些眼熟。”

    “夫人可还记得数年前,在牡丹园,您送了我和大姐姐一人一个香囊。”

    她似乎想起来了,笑道:“原来是数年前的缘分,亏你小小年纪竟还记得我。”

    “夫人雍容华贵,令人过目不忘,而且送给臣女的香囊臣女很喜欢,所以一直记得。”

    她微微颔首,“我记得见过你两次,还有一次是在公主的订婚宴上。”

    “是!”

    “这一晃过去多年了,你都这么大了。”

    “是。”

    “你母亲呢?”

    “母亲正在前厅与刘家伯母说话。”

    正说话间,来一妇人寻她。像是有话要说,临走的时候她回过头,“我府上有一小女,与你年龄相仿,有空来我家做客,想必你们也是投缘的。”

    我屈膝道了声:“是。”

    她家小女名唤熙玥,同我一般大。平日里久居云南,父亲是赫赫有名的镇南将军,戍守云南边境,偶尔会随母亲来往长安待上一阵子,性情活泼可爱的很!

    这日父亲休沐,见我正在写写画画,只问我累不累。写的久了也有些手酸,我放下笔墨,朝父亲道:“父亲大人已经很久没看过我的字了。”

    自从连州回来后,父亲忙的时常看不见踪影,十日有八日不在府中。他拿起我的字,仔细看了会。“已是写得很好了。”

    “张先生说我的字刚毅不够,秀丽有余。父亲竟然说女儿写的很好,还是爹疼我。”

    他呵呵一笑,“练字修身养性,应当加以坚持。”

    “先生也这么说!”

    夜晚,父亲母亲说着家常话。

    “这几日朝议郎韩大人家的夫人同我接触过几次,隐隐问起蓉儿议亲之事。”

    朝议郎韩其乃六品文散官,是位京官。他家有一幼子还尚未定亲,比我大上几岁,如今在边关历练。

    父亲对着烛光思索道:“他家夫人可曾见过蓉儿?”

    “见过,前些日子张大人小女满月,我带着蓉儿应邀过去,宴席上见过的,这其中还有刘夫人帮忙牵线。”

    父亲点点头,世家儿女终归是宅内妇人深知些。“既然如此,那就问问蓉儿的意思。”

    母亲来问我时,我正绣一只荷花,还差几针。冒然听母亲提起,那针直接扎进指尖里,顿时冒了一股鲜血出来。我赶忙用帕子捂住,过了会针眼才闭合。

    “父亲母亲做主便是,女儿没有意见。”

    “五月初边关换防,韩其家的公子到时候会回京待上一段时间,到时候你也可以见见。”

    “母亲安排就是。”

    长安城一夜之间笼罩在牡丹的世界里,天气也跟着渐渐好了些。熙玥下拜贴,邀请我一同去赏花。既是有人邀约,母亲自然应允,只叮嘱我早些回来。在叶氏的牵线下,我在长安多了一个好友,便是她的女儿熙玥,就像叶氏说的,我们十分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