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摊在县委书记王文明面前的是还飘着墨香的《杨集县日报》,他发现在习惯于登载自己照片或讲话的位置,今天刊登了县里头号笔杆子的署名文章“这就是我的特殊党费,记杨全文同志二三事”,既然是党内同志,那就是自己的部下,说明自己教化有方,就先看看这个叫杨全文的有什么事迹,到底是手下人吹捧还是他确实值得歌颂。

    “……老杨是群众对他的爱称,其实他大名叫杨全文,是我县由群众直接选举的一位村干部。

    老杨他爱护集体,为了挽回集体财富,和贪墨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老杨他重视教育,在知道村小学条件简陋,房屋破败之后,主动把条件相对较好的办公室拿出来置换,保障了学生在安全、暖和的教室里过冬……

    面对集体资产的匮乏,老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带领大家创办了服装厂、皮鞋厂,改变了杨家庄村长期以来集体资产为负数的面貌……”

    这一段文字算不上很精彩,但是他用朴实的描写勾勒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村长。

    书记认为一个敢和腐败作斗争,重视教育的基层干部很对自己的胃口,但是办企业是件新鲜事情,杨家庄办企业怎么自己不知道,而且一搞就是双胞胎,这两个企业真的想报纸里说的那么红火吗?

    想到这里,王书记叫来自己的通讯员,“走,叫上老姚,我们去杨家庄村看看。”

    分管党建的专职书记姓姚,是女同志,跟一把手书记配合比较默契,面对新人新事,亲自下乡获取第一手资料是应该的必要的。

    在杨家庄,接待他们的不是老杨,而是副厂长。

    “杨全文呢?”通讯员问道。

    副厂长看到县委两大书记联袂前来,非常激动,不迭的敬烟、泡茶,书记摆摆手,让他直接汇报,他说:“老杨去苏州搞销售了。”

    书记问道:“为什么这次会选择苏州呢?你们不是一件选择了杭城,一口气吃这么多,就不怕不消化?”

    副厂长说道:“现在我们已经打开了杭城市场,自古以来,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老杨说杭城离苏州不远,要是不借助杭城的这股东风,就浪费了大好机会。”

    “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把销售瞄准这两个城市,目的性很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定位啊?是你还是杨全文的主意?”

    支书回答:“是老杨的主意,他脑子好,心眼活,厂子里都是他在负责,我只抓生产,不插手具体销售业务。”

    听到副厂长不插手具体销售业务,老姚有点生气,心想这么快就

    让老杨搞山头主义,问道:“那你这个副厂长主要负责什么?”

    副厂长指着墙上的规章制度说道:“我作为副厂长,受股东大会

    安排,具体负责生产,管理***部门,责任如下……”

    姚书记问道:“谁抓党务?厂里有没有党组织?”

    负责的副支书这时候来了,他小心翼翼的打开记自己的录本

    说道:“我作为支书,就是抓党建,坚持党的领导。我认为只要抓领导,就能保证我们这两个企业的**主义方向不变,就能保证……”

    县委书记听到“**主义”四个字,来了兴趣,说道:“具体讲讲,

    大胆说,放心讲,说错了没有关系。”

    副支书说道:“我们有明确分工,他们村委一帮人负责企业经济,

    发展,我和支部负责村里日常事务兼后勤服务。在坚持党的领导上,我们抓大放小。抓三个人,一个是厂长,目前有老杨兼任。另一个是会计,是杨正华担任,还有一个就是刚才负责汇报的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叫杨正富。我认为,虽然企业在他们管理之下,但是他们在党的管理之下,归根到底,企业还是在党的管理之下。我具体是按照如下几点实施……”

    书记又问道:“不错,好一个抓大放小。我问你,你为什么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