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老村长的监督下,小杨夫妇彻底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回到老村长家里,他们再三考虑之后,向老村长提出在此定居的要求。

    虽然老村长在岛上向来一言九鼎,但是外来户申请在此定居这是头一例,为了稳妥起见,老村长召集大家投票表决,希望获得多数岛民的同意。

    小岛与世无争,有一句话说的好:“三天打鱼十小时,两天晒网混一周”,小岛确实鱼多,一周前两天是晒网,接下来三天出海捕一次鱼,十小时的鱼获也够全家吃几天,至于还有两天,在家继续晒网、喝茶、吹牛、谈女人,最多有时候还补船,平淡的生活没有波澜起伏,却多了几分悠哉。

    在海岛,还有一个特色“男人少”,因为出海的都是男人,遇到海难,家里就留下女人,所以男女关系比较复杂,时常有这个寡妇的和那个男人勾搭上了,还有哪个女的找哪个哪个“借种”之类的传言,概括为女的乱搞男的搞乱。

    杨大伟两口子在小岛居住已经两个月,两个月来,岛民把这两口子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的印象是女的不乱搞、男的不搞乱,大家基本认可这是两个好人。

    今天聚会,大家心知肚明老村长是为了走形式,还是有人问“他们如果是犯罪潜逃的怎么办?”这个弱智的话题?

    老村长还是抛出那句名言:“出了问题我负责”,大家都知晓他的故事,这句话出场就代表老村长已经下了决心接受了。

    老村长还说:“我不仅是为了收留两个人,更重要的是收留两个人才,他们两个人说的不是小岛上的‘鸟语’,而是说一口软绵绵的官话,非常好听,如果把他们留下,文化人有了,老师自然也有了,教孩子们功课,我们的后代就再也不会做‘瞪眼瞎子’了!”

    一切的非议皆没有证据,村长的提议符合大家的利益,全体会议自然一次性通过小杨夫妇居住的申请。

    杨氏夫妇被全岛接纳了,从此,他们告别了过去的寄居生活,正式成为这个世界地图上看不到、全国人民不全晓的小岛大家庭一员,开始居家过日子了。

    但是小岛有小岛的特殊性,没有可以大片耕种的土地,如果国家是“三山六水一分田”,那么小岛就是“荒山海水没有田”。

    杨大伟首先请大家帮忙给自己找了一块安家地,自己早出晚归,背来片石垒了基础,上面架木头,辛苦三个星期,建了三间全木头的房子;然后在外面立了一排木栅栏,又到山里找了漆树,给栅栏刷上油漆;院子圈好之后,杨大伟捡去院子里的小石块,硬是在屋前平整出三畦菜地,还挖了一个小水塘储水用于浇灌,在屋后,他用石头累出茅房和洗澡间,而作为这些设施之间的连接,他精挑细选了一批好看的石头排成道路,

    吴月琳找了植物,编出带图案的帘子,挂在门口,挂在窗边,当两人入住以后,大家都惊叹:“在岛上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这样建房。”

    在祝贺他们乔迁新居的时候,老村长问杨大伟这个院子搞下来,苦不苦,累不累的时候,杨大伟表态吃苦最多的不是建房子,而是接水,是的,水是从山上接来的。

    大家都知道岛民用水是源于一道山上流下的清泉,大家硬是把山泉下方的石头砸出一个大坑,作为公用的水潭,为了防止小动物弄脏了水,在四周用乱石垒了一圈墙,水潭里,大家淘米做饭、洗菜洗衣服。

    杨大伟知道石墙挡住了小动物,但是挡不住小孩子在里面洗澡,每当看到小孩子淘气的在水池里尿尿,杨大伟就仿佛看到公用水潭底部会有黄白之物,不敢用里面的水,都是凌空在水潭上方接活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天他早早起床,前往山顶寻找水源,只要找到水源,他就可以用毛竹片把水接回来,个中的艰辛他没有想象,他只知道,自己开始做了,困难就会越来越少,他当天衣服被划了几道口子,手上、脸上皮肤都被划破,让吴岳琳心疼了好几天。

    当然,第二天起,杨大伟连续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老天爷没有辜负苦心人,终于让泉水进入自家。

    当初泉水走进杨家的时候,老村长带领大家来参观,看着杨大伟干净的房子整齐的菜地,已经挂果的果树,大家都很羡慕,老村长叫杨大伟有时间给大家传授经验,让小岛更加美丽,生活更加健康。

    杨大伟就有了事干。

    他告诉大家,这房子不能离山坡太近,不然下雨天山体滑坡,会很危险;住在木头房子里,冬暖夏凉,而且很生态环保;用木栅栏是为了美观,因为岛上没有野兽,否则就要考虑石头;茅房不但可以收集人肥,而且避免小孩子到处拉,有利于保护环境;至于浴室,那就很简单,上面做一个木桶储水,下面用水管连接,洗澡的时候打开阀门就可以了,这是为了个人卫生。

    说到水,老村长发话:“公用水源可以淘米洗菜洗衣服,小孩子坚决不许靠近。”大家也知道,杨大伟找到的新水源不会藏着掖着,不用也是浪费,既然有了新的水源,大家都可以仿照杨家用毛竹片接到各自家中,单独使用,既保护了个人隐私,还卫生。

    大家没有想到,小小的住房还有这么多学问,有婆娘就说了:“我们家那口子就是头猪,每天都是到海里泡泡,然后山泉一冲,从来不讲卫生。”

    老村长也说了:“每家都要建一个茅房,不要让我再看到谁家娃在路边一蹲就拉,要是再出现这个现象,就开他的培训班。”

    大家都问大伟这个水池是怎么防水的,淋浴是怎么操作的,杨大伟指着铁匠告诉大家,这个都是铁匠的功劳,还有那个校长和某某帮忙设计,于是这三人成为新的热宠,他们当然也不会忘记杨大伟的推荐之功。

    吴岳琳指着家前屋后对一帮妇女说道:“这些花花草草的,大家都在山上看过,没有什么稀罕的,我就是把它们集中归并一下,至于那些果树,都是我们家大伟在山上挖的,他说呀,山上多呢,山上还有山葡萄呢。”

    小朋友都闹找要吃山葡萄,这让每个家庭都坚定了要重新规划建设自家小院的决心,小岛面貌至此大为改观。望着整齐的村庄、干净的路面,大家都知道收留小杨夫妇是捡到宝了。

    下一个月,杨大伟到船上打工,渔民因为他在小岛建设上做的贡献,没有给他学徒期,直接支付给他正式工的工资,还赠送他许多闲置的用品。

    吴岳琳已经在学校代课,工资不高,但是得到同学们的爱戴,在代课之余,带领大嫂们一起搞裁剪,让岛上朴素的着装变得丰富多彩,让各位在海上漂泊的船老大回家之后发现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