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他殊不知,如今的老封王就像当初的他,被功利所得迷了眼,一心想要统领这片大陆上的所有国家。

    诚然,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封邸国不过才建国多少年?其他国家又有着多少年的历史?

    先不谈那些建国之初的周边小国,就说此次攻打的文惠国。

    要知道,这文惠国少说也有百年的历史。加之其中还有不少将领之才,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能与自家父亲能力比肩,有的,甚至比自家父亲还出色。

    尤其是,此番何佚听说,文惠国派的是个新将领。都说后生可畏,一开始父亲正是因为对方是个后生,所以才没当回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被对方打的节节败退,甚至沦为俘虏。

    这场战事,是父亲征战史上唯一一次失手的战事。

    故父亲心里有所不甘是正常的,不过父亲竟然是从这场败仗中生出要为封邸国百姓们考虑的心思来,这一点,是何佚始料未及的。

    她以为,自家父亲为愈战愈勇,屡败屡战,继续出兵攻打对方。

    却是不想,不知道对方将领在他被俘虏以后对他说了什么,回来以后的父亲就好像变了个人一般,眼里再无彼时的杀气与野心。像是蜕变了一般,父亲眼底满是苍夷。

    看向底下的百姓时,父亲也会露出痛苦的表情来。

    诚然,而今的封邸国百姓饱受战争摧残多年,遇到战事早已是麻木不仁的态度。有的,甚至因为活不下去,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就在村子里,逃也不逃,等着被赶来的敌军杀死。

    如此,于他们而言好似解脱了一般。

    都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如今,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封邸国连年战乱不停,百姓们颗粒无收,四处硝烟弥漫,饿殍遍野,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反观封邸国的皇宫,里面却是一片太平。尤其是老封王还继位时,皇宫里很是日日纸醉金迷,一派奢靡之风。任谁见了,都忍不住要感叹出声。

    何佚虽说不热衷于学习,可看到此情此景,她还是忍不住想起了书上的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眼下,这不就是最好的写照?

    百姓们因为颗粒无收,壮丁被强行征兵打仗,日日蜷缩在小房子里,等着有一天可以踏入太平盛世。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等了许多年,她们等到的,只是封王越来越大的野心,等到的,是一任不如一任的皇帝。

    如此这般的生活,饶是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的好。

    这,是如今封邸国大部分百姓们的思想。

    好不容易父亲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却是出了个封王这样的老顽固。不听劝诫也就罢了,甚至还因此迁怒朝堂的众臣,连带着前太子封臻,也一并没有放过。

    说来,底下的百姓们之所以还愿意苟活于世,心中唯一的慰藉也就是封臻了。毕竟,封臻太子是个贤明的人。每年,还会上奏老封王,让从国库中拨下赈灾的粮食给百姓们。

    不但如此,他日日都在为强行征兵一事同老封王商讨,试图让老封王减少征兵。最好,能够不再发动战事。

    毕竟,封邸国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先将封邸国的百姓们给处理妥当,而非日日征战只为了扩大疆土。

    只是可惜,老封王并不听劝。甚至因为此事,屡屡迁怒自己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