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p>“碧草,在家吗?”顺达嫂子觉得是白拿了莲蓬,一大早就巴巴的挖了两三颗枣树苗送过来。</p>
<p>“谁啊,这一大早的,我去开门。”沈梅刚洗完一家人的碗筷,用帕子擦了擦手上的水,去开门。</p>
<p>一看是顺达嫂子,左手提着两颗树苗,右手把锄头抗在肩膀上,一时有些愣住没有反应过来:“顺达嫂子,你这是?”</p>
<p>“梅子,你嫂子在家不?昨日说你家想种枣树,这不,我给她送过来快拿着,我下地去了。”</p>
<p>沈梅听她这样说,倒是想起昨晚吃饭的时候柳碧草提过一嘴,不过没想到,这么早就给送来了。</p>
<p>沈梅接过树苗,没有来得及道谢,顺达嫂子就风风火火的扛着锄头走了。</p>
<p>柳碧草接过沈梅手上的树苗,去杂物房找到一个小锄头,准备把枣树种在院子里。在靠近篱笆的位子寻好位子,挖了两个坑,把枣树苗种下去,又浇了些水把土盖上。</p>
<p>“有人在家吗?”刚把小锄头放进杂物房,就听到门外有人在喊。</p>
<p>打开门交是周婶娘,柳碧草连忙把她引进院子里,听到东边屋子传来读书声。</p>
<p>“这是?”</p>
<p>“哦,是梅子带写弟弟妹妹在读书呢。”柳碧草让周婶娘坐在。</p>
<p>周婶娘怕打扰到三姐弟读书,声音压得很低,惊奇的问:“谨言都读书了?怎么梅子和小荷也在读书?”</p>
<p>“等秋收过后,谨言就该去学堂了,这不谨谦哥平日里趁着有空就教练他,梅子和小荷也跟着学些简单的,主要是能够明事理,也不怕日后被人欺了去。”</p>
<p>村子里倒是有些人家的孩子读书,但也不是人人都坚持读到底的,这么些年,也只有一个考上秀才的。</p>
<p>倒是这沈家家里的孩子都读过书,现在就是这女娃也在读书,真是村子里的独一份。</p>
<p>周婶娘压下心里的感叹,还是要肚里有粮,心里不慌。读书烧银子,哪里有那么多信息来供孩子读书,就是温饱都难解决。</p>
<p>读书考功名,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又有谁不想呢?可是说到底,没钱啊。</p>
<p>“对了,周婶娘你今儿来是不是上次拖你的事情有眉目了?”柳碧草问。</p>
<p>见周婶娘点点头,起身去屋子里见沈梅过来。</p>
<p>见柳碧草一点也没有避讳沈梅的意思,不得不再一次感叹:娶妻当娶贤,这句话是真真说得没错。</p>
<p>看着出落得越来越标志的沈梅,想起自家的儿子,不禁心里一动不过又想到沈家现在的家境,不得不打消心里的念头。</p>
<p>“碧草,前些日子你说的事情,我这里倒是物色了几个人。年龄不大,为人老实勤快,绣活也好家里人关系也简单。不过,就是有两三个人是隔壁村的。”周婶娘压下心里的想法,认真的说着正事。</p>
<p>柳碧草没有立马说话,沈梅见了也没有说什么,等着她开口。</p>
<p>“那几人说了,可以早些过来,绝对不会耽误活计。”周婶娘见她不说话,急忙说。</p>
<p>“这恐怕不行,冬日里不安全,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柳碧草有些为难。</p>
<p>“大嫂,博安不是有一处空下来的屋子吗?反正他不在,咱们给他占用了。”沈梅脑子一转。</p>
<p>柳碧草想了想,干脆就把那个屋子作为一个小的加工坊,所有做活计的绣娘每天准时到,外村的就住在那里,五天回一次家,这样一来就得请个做饭的。另外,也得在镇子上多拿绣活,或者再重新找一些绣房。</p>
<p>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婶娘,让她索性再找几个绣活好的妇人,煮饭的人选柳碧草心中打算让顺达嫂子来。</p>
<p>周婶娘听了也是很高兴,急忙走了,按照柳碧草所说的去找绣活的绣娘去了。</p>
<p>隔天,柳碧草就带着沈梅去了镇上,去找了原来绣房的掌柜的,说好每个月的绣件的数量和价钱,又去了其他两家绣房的掌柜的,同样的说好并签了契约。</p>
<p>“走吧,去药房接博安。”两人从绣房出来。今日也是博安回家的日子。</p>
<p>在药房接到博安后,三人坐了牛车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