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白文选作为入缅先锋,进入东吁国境内已经半个月了,而李定国的后军却迟迟没有跟进,一来是因为阿瓦城顺利攻破,时间上并不紧迫,而且,他的两万大军一到,粮草什么的也不一定供应的上,再者,他经营勐腊多年,把那里营造的如同铁桶要塞一般,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

    更为重要的是,他屯军在滇缅边境,可以监视吴三桂的一举一动,也可以作为一颗战略坚石,牵制他的平西大军。

    这也是朱慈煊事前同意的。

    八月份刚一过,李定国的使者到了阿瓦城,面见大明太子朱慈煊,同时,送来了紧急军情:吴三桂大军近来蠢蠢欲动,大有不等爱星阿到滇,便先行先南下的趋势。

    终于坐不住了?

    接到消息的朱慈煊也在揣摩着吴三桂的心思,得益于孝庄太后的“铁腕”,清廷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辅政四大臣最末的鳌拜逐渐把控朝政,开始重推“重满轻汉”政策,这对身居异姓王大位的吴三桂等人极为不利,所以消灭残明,占据云滇,把那里作为割据之地,也就越发急不可耐起来。

    如果李定国消息属实的话,平西大军从昆明城出发,赶到铁壁关,只需要十几天时间,再加上联络大理永昌等地的清军余部的消耗,最多也不超过一个月。

    不管怎么说,十万大军压来,小小的永历朝廷将会迎来最大的考验。

    生与死,就看这一仗了。

    时不我待,朱慈煊召来了白文选等人商量对策,众将讨论了半天也莫衷一是,三万多明军主力对抗十万平西大军,乍一看,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但是,明军以逸待劳,而对方却是疲师远奔,且是客域作战,地形地貌都不熟悉,再加上铁壁关这等坚固的防御要塞,这场仗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如果有缅人的军队加入,胜算无疑会大大增加,不过,朱慈煊知道这件事的可行性极小,战斗力差是一方面,缅军也不一定会心甘情愿为之卖命,弄不好还会中途哗变,特别是大僚长和内藏使,表面上对朱慈煊尊奉有加,实则背地里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三人的关系充其量只是互相利用,朱慈煊能调动只有戒赤乌的两万人马,所以这一仗需要斟酌再三。

    五万人抗衡十几万大军,看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即便这样,朱慈煊也要竭力而为,明朝太需要一场触底反击式的胜利了,赶走清军,震慑缅甸,只有这样才能称的上内外双固。

    ......

    九月份的瓦江正值汛期,河水流速极快,冲刷着船体几度倾覆,朱慈煊坐在船上,身子一摇一晃,王有德脑子更是晕晕乎乎,扶着船桨,几次想吐,蓦然回头,却发现太子殿下怔怔出神。

    昨天,殿下突然告诉他,明天要渡河见永历帝,王有德一听顿时乐开了花,太子到了,皇爷指不定得多高兴呢。

    不过,他一路上盯着太子,却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想来想去不得其事,这却又是怎么了?

    朱慈煊的心事自然和吴三桂有关,虽说占据阿瓦已经成功了一半,但自己这一世能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事谁也说不清,几天下来,心头上像压了一大块石头,想乐也乐不起来。

    太子不高兴,旁人自然操碎了心。

    王有德嘀嘀咕咕,殿下这一趟北上回来,简直判若两人,笑容少了,想的多了,动不动就愁了,怨了,浑不似当年那般无牵无挂,仿佛懵懂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