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子衿回去好生打听了一番,确实是县学的学费偏低一些,一年只需三两银子,于是她便决定还是去县城入学,寻常若是回家也是方便些。

    只是江一给的银子她早已在路上还给了江一,秦大丫那边的几两银子,秦子衿想先给她们留着养老,若非万不得已,她并不想开口要过来。

    如今,她正愁着去哪挣出这三两银子呢,毕竟抄书是需要时间的,入学却是耽误不得的。

    江一这话可真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既是县城钱家,必是与县学相距不远,她若能拿下这差事,便能省了许多麻烦。

    于是秦子衿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暂未回家,而是先去这钱家,看能否拿下这教书师傅的差事,本以为还需得考验一番,谁知她于宣城拿下案首的事情竟已有人传了回来。

    这钱家待知晓来寻教书师傅差事的竟是刚刚放榜出来的案首,便什么都没作要求,当即应允了下来。

    要说这钱家,本意只是寻个普通的教书师傅,给幼女开开蒙即可,连玉师傅那样学问的她们都没有抱希望能寻到。

    谁知竟是新晋案首来应这差事了,且这银钱只要了四两银子,包吃包住即可,从县学回来后她便能教学,钱家自是求之不得的。

    钱家也算是富庶人家,这县上的几家药材铺子都是钱家在经营着,银钱自是不缺的。

    幼女钱宜呢,尚且只有三岁幼龄,倒也不需如学堂那般早日便晨读,学一日方休。钱家老太太只是希望幼女能在家中有个教学的氛围,多识得几个字,懂些学问即可。

    这钱宜日后若是有读书的天赋呢,便去科举,她们也是供得起的;若是想继承家业呢,也自然可以。

    所以这秦子衿的教学时间呢,看似不多,实则对于钱家而言,已经足够了,何况新晋案首的学问可是花再多银钱也买不到的嘞,人家一年只要了四两银子,可真算得上物美价廉了。

    秦子衿觉得自己寻了个好差事,钱家呢,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这桩差事,是两全其美,人人都满意。

    江一也很是满意,秦子衿喜欢自食其力,不愿意白白接受她的帮助,但是她也不想看着自己的朋友为了银钱发愁,如今这个差事正好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当初刚刚听到时,便觉得秦子衿可以一试,只是也不知她情不情愿,后来去宣城玩闹间便忘了,还好钱家还没找到合适的师傅,不然真是可惜。

    与钱家说定之后,秦子衿明日便要过来教学了。

    县学的入学是三日后,所以秦子衿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回家中一趟,拿一些所需的物品,明日过来后,再与她的小学子先熟悉一下。

    教导小朋友,秦子衿不算有经验,她前世只是去做过一次公益活动时与小朋友接触过,其中有调皮的,有腼腆的,一天下来她累得够呛。

    也不知这钱家幼女究竟是何种脾性,若是个顽劣异常的,秦子衿还真觉得对她是个莫大的挑战呢。

    “子衿,回来啦,娘听说你得了案首嘞,娘就知道我们子衿最厉害嘞。”

    “子衿啊,在宣城可还吃得惯嘞,奶给你备了好多你爱吃的,快进来。”

    秦大丫与秦老太瞧见秦子衿从马车上下来,忙从门口迎了上来,也不知站在门口等了多久了。

    “江一也下来啊,大娘准备了好多嘞,别嫌饭糙,先吃点再回去,跟你奶说好嘞。”

    秦大丫瞧见江一也在马车上与她们问好,便将江一也喊下了马车,秦家两位盛情难却,江一最终也没太推辞,毕竟她祖母已经知晓了她会晚些回去,她也不怕她老人家担心了。

    “娘,奶奶,明日我便走嘞,我在钱家寻了份教书先生的差事,不辛苦,还能赚个县学的学费,人家包我吃住嘞。”

    秦子衿今日便是回来收拾东西的,自然得早点切入正题,省得娘亲和奶奶晚间知道太失落,毕竟她只能在家中呆一晚。

    “好,好嘞,子衿现在都不用咱们操心嘞,哎,都是娘没本事,上学的钱还得你自个来挣。”

    “奶把你上次剩的银钱给你,去了县城身上也得有点钱,你娘和奶不用你操心,我们有口吃的。”

    秦子衿好说歹说,才没让秦奶奶将这笔钱拿出来,她一再保证她身上还有些银两,人家给的银钱交了学费也还能剩下些,为了让她们放心,秦子衿还特地多说了些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