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族长笑呵呵受了秦子衿这一拜,才摸一摸袖口的刺绣沉吟道:“既已是读书人,大妞你这名字可不雅嘞。”

    秦子衿一听,顿时有种寻到知己的感觉。

    天知道,她自从来到这里,听着周围人左一个“大妞”,右一个“大妞”地叫了这么久,却还是没办法适应这个名字。

    好歹她前世也是汉语言文学的博士,不说学富五车,至少博古通今,她多想给自己换个雅俗共赏的名字啊,却一直没寻到由头。

    族长不愧是族长,一开口就给了她个好机会。

    于是秦子衿略一沉吟:“族长说的是,我先前偶然在书中读到‘子衿’二字,觉得很有意境,雅俗共赏,不知族长意下如何嘞?”

    “‘子衿’,哈哈,是个好名字,大妞你既已有想法,族长我这老婆子也不多嘴咯。”

    “走!子衿!跟我回去拿书去嘞——”

    族长家多是些启蒙读物,与前世秦子衿了解的科举读物相差并不大。

    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是作为给小孩子开蒙识字使用,秦子衿在前世便已熟悉,对她作用不大。

    所幸族长家还有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另外还有一本《孝经》,这些都是科举的基础读物,秦子衿在前世只是略有涉及,并不精通,需要重新学习。(注1)

    但是学完这些远远不够,要想具备院试中一鸣惊人的能力,她必须还得研读五经,这些族长家并没有,她得自己想办法。

    据秦子衿与族长的攀谈中得知,这书原本是族长母亲留下的,因家中并无念书的好苗子便一直搁置至今。

    族长是个爽快人,倒是一并赠与了她,分文未收,并与她约定好,三日后便领她去学堂师傅那重新念书。

    秦子衿心中感激,道谢后便捧着书赶紧回去了。

    原主得罪过学堂师傅,自古文人气性大,尤其不可玷污学问,依学堂师傅的性子,她若是不拿出点真本事,倒是很难让师傅心甘情愿重新收下她。

    所以,她得回去抓紧熟读四书,争取三日后在师傅那刷个好感分。

    另外,女尊国科举年龄与其他国家并无二致,原主年龄已到十四,若是参加不了明年的院试,她必须得再等两年才行,拖下去时间太长,花费也颇多,她不想因为她想念书便让原主的奶奶和娘亲为了她省吃俭用。

    所以,这便意味着她必须得在明年院试前精通所有的科目,这样的学习速度在这女尊世界里显然是惊世骇俗级别的,要知道寻常人家的孩子从三四岁开蒙,直至念完“四书五经”多半需花上十数年光阴,其间花费的时间精力与银两皆是无数。

    而秦子衿为了不给家中平添过多的负担,只能仗着自己前世打下的基础,拿出比前世高考更多的精力来应对了。

    这条路,实在是有点艰辛啊。

    出神思索间,倒已经从族长家回来了。

    “大妞,呸,我这记性!子衿啊,哎呦,这么多书嘞,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人族长嘞。“

    秦老太见秦子衿捧着一大捧书回来,忙迎出来,是又感激又骄傲。

    感激的是族长竟将这书都送给她家子衿嘞,骄傲的是这还得是她们家子衿争气有本事嘞,要不,怎的不送给旁人去嘞。

    “娘,这么多书可好些银子嘞,我去城里买些猪肉吃食给族长送去,人家不要咱们钱,咱们可不能不知好歹嘞。”

    在乡里大家互帮互助的时候也不少,大多数时候便是你家给我家送点,我家有好东西再给你家送点,同乡的这份情谊才能慢慢攒下来。

    所以,秦大丫见族长竟把这么多书都给她家子衿捧回来了,自然是不好意思真的就这么收下的,人家帮忙是情分,总得送点东西过去心里才踏实。

    秦子衿听闻秦大丫要进城,想着现在天色还早,她正好还有五经系列的书得赶紧买回来早日学习,便喊住准备出门的秦大丫:“娘,我跟您一块儿去,这些书不够嘞,我还得再看看别的嘞。”

    “哎哟,还得买,那我得多带些银子,这书可不便宜嘞,娘,咱家还攒了五两银子给子衿娶正夫来着的,都先给我拿上嘞,念书要紧咯。”

    因为女尊国的书本都是手抄形式,这跟秦子衿前世的印刷后大量普及不同,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在女尊世界中科举是个很费银子的事情。

    穷苦一点的人家哪怕有心也是无力,因此秦子衿一提出要去买书秦大丫才索性把全部家当都带上了。

    秦老太一听,当即也不含糊,转身就去房中寻了出来,丝毫没见半分的犹豫,可见这户人家是真心支持秦子衿走科举这条路的。

    其实秦子衿从之前知道原主的爹能识字写书信时,便已猜到秦家恐怕并不是世代务农的身份。

    不然怎会女尊国身份低微的正夫竟识字呢,只不过原主的爹去得早,秦子衿接收的记忆中毫无这部分的信息。

    只能她日后有机会再替原主和自己求证了。

    去城中路途远,自然是不能走路的,秦大丫便从乡口雇了辆牛车来回,讲完价60文钱,在女尊国一两银子可以换成1000文钱,所以这个价格在秦子衿看来还算公道。

    进城途中,秦子衿一心想着日后念书的事情,深感压力巨大。

    如今从前养成的学霸雷达又开始嗡嗡作响,她没办法分心想旁的,便索性在进城途中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结合解释默背了一遍。

    让秦子衿感到惊奇的是,她的记忆力好像比前世还要好,前世她对这三本启蒙读物主要是抱着研究史书的心态去读的,重在理解,倒是没有刻意去背诵去。

    但是这一路的温习,她发现她不但记得所有的内容,甚至连前世她看过的文献里面对这三本史书的研究和解读她都能一一默背出来。

    这个发现让秦子衿惊奇不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手指?

    此刻她迫不及待想找本书验证一下她是否真的已经拥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若是真的,那她科举之路成功的把握便又多了几分。

    可奈何临走前她一本书都没带上,所以这一路上她坐的是抓耳挠腮,隔一会儿便问牛车的师傅何时才能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