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琉球政府外面,人声鼎沸,来往人群穿梭如织,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每旬三、六、九日是财税科申报纳税的日子,做生意的人来了不少。

    琉球政府规定税务申报一月一报,漏报、少报的一旦被查处,就是十倍罚款,其中三成奖励给举报人,两成奖给承办的税务征管员。

    这个政策使得琉球根本没人敢偷税漏税,也没有征管员肯通同作弊——帮商户隐瞒税收,得到的贿赂不可能超过税收本身,且有被开除乃至判刑的危险,而查处则能得到两倍的奖励,没人是傻子。

    而且一旦得到举报,原来负责这户的征管员立刻停职,由其他征管员负责查处,更加杜绝了作弊的可能。人都是自私的,谁会为了同事而犯法,还要丢掉应交税款两倍的奖励?

    所以琉球人自觉纳税的积极性很高,填报税单的时候,更是精打细算,唯恐被征管员们发现漏洞,罚上一大笔钱那就折财了。

    当然征管员要想多征税揣进自己腰包,同样不可能。每个商户缴税后都得到了税票,这个税票一式两份,除了商户手上的,另一份交财税科存底,任何人都有权随时查阅自己缴税的底单,若是底单和税票不相符,好,你发财了,财税科立刻十倍退赔差额,并向征管员追缴赃款、十倍罚款、乃至开除、坐牢。

    楚风设计的琉球政权制度,每项都和征税类似,处处以利益相制衡,并辅以双向监督,征管员监督纳税商户不偷漏税,商户监督征管员不贪污,每一项监督都有巨大的利益驱动,举报的收益远远大于犯罪所得,使各种腐败行为没有生存空间。

    财税科院子外的队伍排了几丈长,二婶穿上新做的湖稠褂子,一摇三摆的走来,旁边排队的人和她打招呼:“哟,这不是洪家大姐吗?今儿也到政府来登记缴税?”

    “我们大户的税收是许显扬专管,上门征收的。”二婶一脸得意,指指身后跟着的汉子,人们才注意到那人挑着担子,担子里装着杆秤和大大小小的木量斗,“我是来核定量具的。”

    旁人在财税科排队等着登记纳税,二婶则带着工人进了工商科的院子。

    门房看了看担子里挑的东西,没等她开口问,就指了指左边的一间房子,那房子门上悬着块木牌,写着六个大字:“市制标准量具。”

    室内,新任的工商科量具监监正骆醒忠,正坐在大桌子后面百无聊赖。他是小山丛竹的士子,家在晋江乡下,兵荒马乱的,书也读不下去了,回到乡下守着父母和几亩薄田,不想蒙元肆虐,乡下也不能免,多有村舍被屠的消息传来。

    纷纷传言琉球可以避难,正好就有船来接,骆醒忠一家人也跟着乡亲们逃到了琉球,他还暗笑,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今是真的避居海外了。

    按山海经中《海外南经》和《大荒南经》的说法,琉球岛上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岐舌国、蜮民国,魑魅魍魉横行,烟瘴蛮荒之地。哪知来了才晓得,这里一切器物用度,与中土丝毫无异,原来是中原遗民所建、大宋朝廷册封的海外番邦。

    人民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洁,真不啻世外桃源!就是为政者施政以法、行政以利,不以圣人之道教化人心,而以严刑苛法、重利诱惑来治理万民,终究还是不如中原王化。

    骆醒忠肩不能抬、手不能提,做农活是不行的,这琉球不开科举,也考不了进士,正在郁闷呢,就见总督府外放出了招贤榜。

    中国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做官的yu望是无穷大,想想儒家的祖师爷吧,孔老夫子一辈子都是在跑官要官的崇高事业中渡过的。徒子徒孙们当然不会例外,骆醒忠见了招贤榜,喜出望外,当即跑去应征。

    琉球的考试也怪,朝廷科举都是考圣人之道,放在前朝李唐,也是考诗词歌赋,琉球考的题目则是千奇百怪:

    “同样周长的三角形和圆形,哪个面积大?”

    “借钱三十贯,年利二成,利滚利,四年后本息合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