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位正在挨训,今年十九岁的大龄小鲜肉名叫霍子航。

  其实,霍子航真不算是一个练习生。

  属于是那种......外形足够优秀,有点特长,平时成绩还不错,还未艺考就被签约出道了的普通小鲜肉。

  当然,现在正在读大二。

  只是在上学之余,会参与一些娱乐方面的业务,在爱豆圈打出了一点名气的那种。

  和工业化加工厂生产的爱豆还不太一样,属于是Old school学派的“古典主义”爱豆了。

  在爱豆发展链条上,那是属于比较落后的。

  不过好处就是......

  起码相对于那些工业化加工厂生产的爱豆们来说,霍子航的知识含量算很高的。

  当然,有一点知识,但不多。

  抖成这样,主要是因为,眼前的这个老师,是李少杰。

  对于一个音乐行业的学生,有杰哥当老师,那属于是八辈子赶不上的幸福。

  教授可以给你上课,但杰哥可以给教授上课。

  这位可是行业内最猛的选手,别说你一个小鲜肉了,看隔壁多少音乐家打破头想从杰哥这学一手?

  当然,有杰哥这样的老师,那也可能是这辈子最大的不幸。

  面对杰哥说的这些,霍子航觉得.......

  【我大概能理解,但只能理解一点点,拆开看我都懂,为啥合在一起我就不懂了】

  痛恨自己平时光顾着跑业务,文化课落下了不少。

  而且没有在理论上更多钻研一些贴边但不考的内容。

  其实,这样的音乐生......或者说,艺术生,确实不少。

  音乐可是一个大类。

  有声乐,乐器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录音艺术,艺术史论等等等。

  对于理论的研究,确实各方面侧重不一。

  比如,你要谈起音乐发展的历史,各种学派,哲学思想理念碰撞等等,艺术史论的同学了解的更透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同学了解的很多,但对哲学思想理念上涉及不深,而乐器表演甚至基本上只了解一些实在避不开的,或者本乐器专业的名人。

  当然,其实课本上很多东西都有。

  有很多人会往死里氪《乐理》,但真的很少有人往死里氪《艺术概论》或者《艺术导论》什么什么的。

  艺术概论艺术导论什么的,这玩意基本上及格就OK,刷刷题,考试,过了就完事儿......

  也就是个公众选修课。

  讲道理,多少其他学院的人拿这类课程刷学分?

  也不咋点名,考试也基本都给你过,就算不去上课,也基本不存在啥卡你学分的问题。

  学也是那些分,不学也是那些分。

  这分就是白给你的......

  真专注研究,确实是少数......

  所以,真要是谈到什么美学讨论,整体艺术,或者甚至开始从这方面延伸,去学习文学,舞蹈,编剧,乃至美术上的一些艺术概念......

  那确实是很难的,想研究透彻也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

  这基本知识量是指数级上升的。

  哪怕是对于艺术专业的同学......

  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雀氏严格一点点,但不多。

  所以,经常会有同样是音乐生,同样都很优秀,但谈到同一个音乐话题,可能有的不太了解,有的了如指掌。

  但其实,这不太重要的课程,反而是一个音乐人的重中之重。

  学音乐的人吧,有个特点。

  红的那是特别红,歪的那是真的歪。

  关键问题很可能就在这方面。

  技术实力到了,艺术思想歪了。

  不知道啥叫人民艺术,就确实容易被一些匪夷所思的西方思维误导。

  至于很多典型的小鲜肉.......

  在李少杰眼里属于“没救了”的那种。

  路子也歪了,技能也不咋地,我废那功夫干啥。

  引导是引导,但听不听是归你,明明很多东西摆在那,变成什么样,看的还是自己,而不是李少杰如何如何......

  不过,眼前的这个霍子航,起码没那么无可救药。

  正处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可塑的。

  无论是技能,还是思想。

  而对于一个艺术行业从业者来说,究竟是技能更重要,还是思想更重要呢?

  在李少杰看来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正是因为觉得霍子航值得被教育,并且两者都很重要。

  所以,李少杰情不自禁的就开始下重手了。

  严师出高徒,严师的意思是严格严肃,而不是严厉严苛。

  李少杰其实并没有对霍子航过于“严厉”,起码在杰哥的自我认知中,很是和蔼可亲,就是单纯从技能与艺术本身的角度去教育你,要求你。

  这叫严格。

  毕竟,李少杰是真心觉得,老夫又不是什么魔鬼。

  但其实,看在霍子航的眼中,是差不太多的.......

  本来就很怕。

  再这么一严格起来......

  是真的很魔鬼。

  李少杰对小鲜肉的杀伤力不亚于核弹,几乎是个小鲜肉,提杰哥那都色变。

  业内人士都知道,李少杰对爱豆非常不友好,极具攻击性。

  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爱豆的职业生涯,或直接,或间接,或主动,或被动的死在了杰哥的手里。

  沾满爱豆鲜血的男人不外如是。

  谁TM都知道,李少杰喜欢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讨厌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闸总。

  但关键问题来了。

  你一年轻人,谁TM敢在李少杰面前说自己有真才实学啊?

  这行为怕不是会让杰哥更反感。

  真敢觉得自己有真才实学,那才怕不是纯纯的冤种。

  “看吧,你为什么表现不出来我想要的感觉?”

  李少杰继续教学局,可霍子航满脑子都是嗡嗡的。

  “如果你无法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就很难明白角色想要表达什么,如果你不知道角色想表达什么,是个什么样的担当,那也无从揣摩角色的内心活动与表现。”

  “所以,凭借想当然的那种不确定感,要么表现的东西变得南辕北辙,要么就尴尬的抠脚,用力过猛啊,浮夸啊,或者是压根没感觉。”

  其实演戏这玩意,就讲究着一个“代入”。

  比如,明明是牺牲的戏份,明明是烈士戏份,需要悲壮,壮烈,充满死志与战斗欲望,需要表现出牺牲意义,怒吼一句“向我开炮”。

  如果演员啥也不是的情况下,还不去钻研剧本,揣摩角色内心,学习作品想表达的内容。

  对台词的理解度为0。

  那说这句台词的时候很容易想歪是吧。

  gay里gay气的一句“向我开炮”,也不知道开的是什么炮,演员本身也很难不笑。

  演戏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是演的。

  仿佛你就是故事里的那个人。

  这就是代入。

  你要先成为角色,才能扮演好角色。

  这就是理解创作者艺术思想,明白角色作用,揣摩角色思想与内心的重要性。

  落实到音乐剧上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音乐剧是完全不允许你镜头剪辑的。

  所有内容都是完全一次性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