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屈原喝了杯酒,放下酒杯。继续的解释:“原因有三,这其一就是这个时候是不是到了必须推行变法的地步,再想一想王上说的,他是想要收回兵力和钱粮到皇室,这是不是可以退而求其次,从那些封君手里搜刮会一点甜头,不求多,能刮多少是多少,我们可以放开私田和公田的税收,这样百姓们不会厚此薄彼”

  屈易盯着屈原,扶了扶脑袋,“嗯,有点道理,继续讲”

  屈原滔滔不绝的倾泻而出:“这其次嘛,就是这变法,我们现在朝廷上有多少人敢表态支持变法的,这个父亲知道吗?现在朝中贪腐风气盛行,拉帮结派很明显,他们肯定不愿,那么还有一类人是保持中立的,就算他们现在能支持我们,难保他们稍微收点好处临阵倒戈,真正坚定的支持变法的有几人,这些人能不能多抗守旧派势力,所以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屈易听的津津有味,还是不做反驳,继续听着屈原说完。

  “还有呢?就这?”

  屈原想了想:“这最后嘛,也是碧霞曾和我讲的,变法需要有一套周密且详细的计划,中间任何一环出现变故都要有处置措施,或者,某一关键人物折了,是否有另一人去顶替,变法既然要循序渐进的,那么第一轮要做到什么程度,要几轮,要变哪些方面,这些要和王上商议,因为王上是关键的人物”

  屈易:“所以呢?”

  屈原很快的抛出他的意见:“所以我们觉得变法事宜得到新王几位,朝堂慢慢以新替旧,以年轻人接替年迈的时候,朝廷自然拉帮结派的风气稍弱,而且现下兰台这里我也在暗暗的观察各为同窗的态度”

  屈易:“好,说的不错,看了碧霞的学识已经和你相当,可以助你,只是有一点你还要注意,现在朝中中立的和我们这些图强派的态度都不明确,也不好区分,贸然透露我们的想法,容易出现意外,其次你在学宫切莫透露丝毫要变法的态度”

  (兰台之宫的性质,赵逵夫认为是聚集文人学士讲学论艺、读书作赋的地方)

  屈原听着父亲的提点,也听到他对碧霞的认可甚是开心。

  屈原:“父亲,我这几日在兰学到的太多了,所以总觉得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情,先生也很厉害,跟着他们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宝贵的想法”

  屈易:“你能这样虚心求教便很好,另外太子殿下,陈相这些都是经常接触朝政的,所以这方面你要提升。而且你现在是文学侍郎,不同于其他的学子,王上是因为赏识你的辞令才需你伴读,但是除了辞令,你还要多多提点殿下一些要事”

  (文学侍臣。此类学者认为文学侍臣是屈原最早担任的官职,主要是根据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6�1时序》的记载考证的。《时序》说:“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

  屈原默默的听着,一边在想着父亲说的这些话,许久未有言语。

  然后对着屈易拜了拜:“父亲提点的事情,我会谨记”

  拜别完父亲的屈原,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屈原也是不闲累,又回到了书房,奋笔疾书到子时。

  再出来是夜已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