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路上的士兵一个个都跟见了鬼一样。

    “那是大将军的佩剑吧……我没看错?!”

    “没错,你看那剑柄处的刻印,据说札仪大师为铸此剑,入深山耗费三年,天下仅此一把。”

    “这不是中域来的大夫吗,大将军怎么将剑送予了他。”

    将领们也面色古怪,其中一人说道:“这位秦君莫不是大将军流落在外的子嗣,我以前记得当初叶小将军向大将军讨那把剑,结果可是被狠狠揍了一顿……”

    “你清醒清醒,大将军亲眷均在白牧府,两位少将军又都在叶家军,哪来的其他子嗣。”

    “不过秦君与大将军有旧应该是真的。”

    归琅在北境留了有些时日,不仅治箭伤,也在试着医治叶玄武的陈年暗伤,给他调理身体。

    期间上京传来了天启王弑君的消息,在鲁云的相助下,顾青刚如愿攻下了上京。

    他自称耀武帝,改年号为太乾,封鲁云为异姓王,又通告天下,好不热闹。

    萧映宁与卢辛夷对他这个皇帝不以为意,天启王下手,倒也省得他们到时候背弑君的骂名。

    好在镇北大将军没有出事,不然北地一乱才是真的麻烦。

    眼见着叶玄武渐渐康复,归琅也打算离开北境。

    归琅将调理叶玄武身体的药膳方子悉数交给了军医,并嘱咐如果他们还想大将军活久点的话,之后两年都要拦着叶玄武,不让他亲自上阵杀敌。

    北境军的人表情认真地应下,表示绝不让大将军涉险。

    归琅启程离开了北境,离开前只与叶玄武见了一面,坚决拒绝了对方想要相送的请求。

    当他骑马到北岭军营外不远处的一棵枯树边时,忽然感受到了后面的目光。

    一回头,发现叶玄武站在背后的小坡上远远望着,两个副将搀扶着他,旁边跟着军医与一队护卫的士兵。

    归琅叹了一口气,勒马回头。

    这班人,连叶玄武出来送他都拦不住,以后又如何能拦着叶玄武不让他上阵杀敌?

    叶玄武见秦归琅返回有些惊讶,不想他一开口便是话语严厉。

    “大将军重伤初愈,还未好全,怎可带他出来。”

    旁边的人均低下了头,而叶玄武正想说是他命令他们带他出来,话还没开口,归琅又开始说起了他。

    叶玄武愣了,他当大将军这么多年,只有他训手下将领士兵的,还没被人训过,不过……感觉还挺新奇的。

    直到叶玄武保证不会再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副将军医也保证下次用命拦都要拦住大将军后,归琅才微微点头,抱拳辞行后翻身上马,再次离开。

    叶玄武在后面看着他远去,然后对旁边的副将说:“这孩子,气势不错。”

    副将心想,这气势当然不错,能在一大队铁血北境军面前指责大将军不听医嘱……

    归琅返回了吕阳,而先前义军与卢辛夷的援北军队早在他之前便返回了。他们援北派去的物资可是让北境军的人欣喜了好一阵子。

    萧映宁在吕阳平川关相迎,随行的只有暗卫冷玄以及一队护卫。

    两人在城内才聊了几句,归琅忽然目光一变,霎那间寒光出鞘,斩落箭矢。

    护卫这才反应过来,大喊着有刺客。

    “人早已跑了,封锁全城,排查所有可疑人员。”归琅收剑,淡然说道。

    那一箭,是由机关控制射出,若是真正的神弓手,他没那么容易将其斩落。

    “听秦先生的,还不快去!”

    萧映宁看着像是被刺客吓到了,实际上眼中并没有多少恐惧。

    归琅问道:“主公既然知道可能会有刺客,为何还要过来?”

    萧映宁一怔,叹道:“果然瞒不过秦先生你,第一次遇刺后我便派云亭彻查了,发现是义军内有人透露我的行踪。”

    “这次不带过多防卫出现,只不过是为了引出背后透露消息之人。”

    归琅并不赞成这种做法,说道:“除去奸细虽为要事,但远比不得主公的性命安全,此法过于冒进了。”

    “秦先生说得是。”萧映宁点头应和。

    就此事谈了一会后,萧映宁注意到了秦归琅适才所用的佩剑。

    “秦先生得了一把好剑,只是瞧着略微有些眼熟。”

    归琅没有隐瞒,轻抚剑柄道:“此剑由大将军所赠,乃是大将军从前随身佩剑。”

    萧映宁大为惊讶,却没有详细询问赠剑缘由,而是问起了大将军的伤势如何。

    听到大将军已经能站起来了,萧映宁十分高兴,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而平川城闭城搜寻后,不仅抓到了刺客,还揪出了两个探子。

    萧云亭也是成功通过此事把那传消息的奸细抓了出来。

    义军发展迅速,广纳人才,混进几个心怀不轨的也是正常。

    好在这些奸细新进来地位不高,知道的东西也很少,又被及时处理了,并未引起大患。